“百分之十五?”
听到这个数字,罗杰忍不住皱眉道:“差距有这么大?”
帕妮丝-格里芬反问道:“不然你以为那些奔着格莱美去的专辑,为什么要挑九月到十月这个时间发行?”
“可是我觉得《无名专辑》更有潜力啊。”
安妮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月之暗面》最多申报十二个奖项,但《无名专辑》可以申报二十二个,其中十四个奖项到目前为止没有强力的竞争对手,几乎肯定可以破掉那个黑人的记录。”
安妮所指的记录,是指在单独一届格莱美上,斩获九座奖杯。
大多数情况下,一张专辑只能申报三项通奖,以及一个分类的几个小奖,最多再加上编曲、包装设计等凑数的奖项,加起来也就是十个出头。
再加上格莱美分蛋糕的性子,想要一届拿走九座奖杯,难度自然不言而喻。
如果没有特殊的政.治环境加持,正常的专辑想要打破这一纪录,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和专辑的质量无关。
但《无名专辑》的大杂烩风格,却偏偏是一个例外。
“投票吧。”
关于《无名专辑》和《月之暗面》的优劣,早已分析过无数次,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靠投票来解决。
“支持用《月之暗面》冲奖的举手。”
罗杰第一个举起自己的右手。
虽然从个人爱好上来讲,罗杰更喜欢《无名专辑》,但和安妮不同,罗杰更多考虑的,是利益。
既然《月之暗面》冲奖的把握更大,而且差距并没有小到自己原本以为的,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那么求稳,自然是第一位的选择。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打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