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作品免费开放,用于推广、提升名气、吸引新的歌迷等等。
另一部分作品则采取付费买断的方式,确保乐队的收入。
在罗杰等人反复讨论过后,初步的决定就是,发行三年以上的作品、新专辑的先导单曲、EP免费开放,完整的新专辑则需要付费。
至少在现在这段时间里,这种模式是风险最低的策略。
…………
比起需要付费购买的专辑,免费的歌曲更加受到歌迷们的欢迎。
这一点,无论是在哪一个国家,都不会有任何的区别。
北美的版权保护力度确实很强,但盗版的市场从来都不小。
当然了,考虑到这个国度的盗版违法成本,以及一直以来的政策宣传等等,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支持正版,前提是他们认为自己的钱花的值得。
北美的正版作品从来都不便宜。
无论是书籍还是音乐,都是如此,或许电影反而是最廉价的“版权作品”,一张暑期档热门电影的票价只需要不到五美元,还附赠可乐和爆米花。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每月在娱乐方面开出数百美元的预算,其中用于购买正版唱片的就更少了。
自然而然的,在各大正版音乐平台上,那些免费作品的热度都要远远高于需要付费购买的专辑。
考虑到免费作品无法给版权方和音乐平台本身带来实打实的收入,大部分平台都做出了相应的限制。
例如最常见的一种,免费歌曲只能在线播放,不提供下载。如果要下载,就必须额外付费。
这些限制自然给用户带来了不便,但即便如此,在“免费”二字的巨大威力之下,仍然有不少人选择忍受这种不方便。
至于说去下载盗版歌曲……
在北美,除了一些天生法律意识淡泊的社会底层之外,很少有人会去这么做。
除了会承担违法的风险之外,还很丢人,会被身边的同学、同事和朋友们鄙视。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前者。
诸如RIAA(北美唱片业协会)、MPAA(北美电影协会)等各大工会,每年花在游说议员方面的巨额资金,为的就是保障正版的利益。
哪怕是为了这些资金,议会上下也会不遗余力地去打击盗版。
咳,扯远了。
总之,在各大拥有正版授权的音乐平台上,无论市场占有率如何,免费的歌曲,热度普遍都要比付费歌曲高出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