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速度,差不多是非加急大额转账的速度,也就是说刚签完合同,那边的钱就已经打到了MAD唱片的账户上,只不过在银行系统内结算之后,过了三天才真正到账。
这种大量购买词曲版权授权的事情很常见,不过买方是一家主流唱片公司,这就很有意思了。
罗杰指着文件上的这一行,问道:“有这笔交易的明细吗?”
文件中只写了“21首歌的非排他性全版权授权”,没有写明具体是哪21首。
“打个电话,让公司传真过来吧。”
胖子回忆了一下,有些不确定地说道:“我看过这笔交易的记录,好像都是朋克核一类,记得不太清楚,反正都是同一个类型。”
“嗯,我给那边打个电话,你先去录音室。”
罗杰点了点头,没有继续问下去,召来庄园里的仆人,让人通知蒂娜-林,向MAD唱片索要这笔交易的具体记录。
倒不是说这笔交易有什么问题,仅仅只是好奇而已。
买回去的二十多首歌都是同一类型,很显然,那家来自加拿大的唱片公司是有了值得培养的新人。
这个年代,和前世的地球上一样,很少再有新兴的摇滚乐队能够崭露头角,不断有媒体提出“摇滚已死”的论调。
没有新人冒头,只靠着一帮老家伙撑场面,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算得上摇滚已死。
嗯,1999年“出道”的罗杰三人,被这些媒体归为上个世纪的“老家伙”,完全无视了这支乐队成立还不到五年的事情。
鉴于这种论调很有市场,对圈内有潜力的新兴摇滚歌手和乐队,作为摇滚乐坛的“前辈”,罗杰表示还是需要关注一下的。
至于说这帮新人里出现什么竞争者影响到自己?
罗杰根本不担心这一点。
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上,乐队现在的竞争对手,是流行、乡村、嘻哈等其它音乐流派的顶尖大牌,而不是其它的摇滚歌手和乐队。
反而是希望多出现一些出色的摇滚新人,一起尽力做大“摇滚乐”这块蛋糕,才会对乐队的发展起到更好的帮助。
所以,罗杰才会拿出大量的作品,交给MAD唱片去运作,并非仅仅只是为了钱。
至于说培养出的新人抢了自己的饭碗?这就更加没必要去担心。
罗杰拿出来交给公司运营版权的歌,质量其实都一般。
这个“一般”指的是比平均水准略高,但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至于那些真正出色的作品,尤其是在词曲本身上出色的作品,无论是否打算自己唱,罗杰都没有放进MAD唱片的版权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