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罗门之钥》也不例外。
虽然说音乐作品始终是要靠质量说话,但不可否认,若是外观设计的足够出彩,确实很能提升人们的购买欲望。
在唱片业,粉丝们排着长队,等待着第一时间购入某张专辑,这种景象是非常难得一见的。
福克斯新闻台甚至开来了一辆转播车,对这家唱片店门口的盛况进行转播,还采访了数十位排队等候的歌迷,得到的答案无一例外,都是为了第一时间买到《所罗门之钥》,才选择一大早就开始排队。
来的最早的一个,甚至天还没亮就在这等着了。
仅仅一个周末,《所罗门之钥》就拿到了一个让绝大多数专辑都难以企及的销量。
241万!
当然,这个数字中包含了网购渠道的销量,和传统的线下渠道相比,两者大概各占百分之五十。
由此也可以看出,如今的网购已经发展得非常惊人了。
不过越往后,线下渠道的销量所占的比例就会越高,而网购则由于北美快递业普遍速度偏慢、收费偏贵等缘故,除了想要提前买到专辑的歌迷之外,后面的增长就会大幅度放缓。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太平洋对岸的快递业效率以及收费标准放到北美,什么联邦快递、UPS之类的,都得倒闭,这也是北美网购发展远远不如太平洋对岸的最大原因。
在北美有一个很奇葩的现象,在北美本土内部快递,运费往往要超出从北美寄往海外。
比如说网购一张唱片CD,若是从洛杉矶发货,邮寄到太平洋对岸,运费通常只需要1.99美元(不算关税),但若是发货到距离近得多的拉斯维加斯,运费往往要5到15美元,而一张专辑,通常也就十几二十美元。
由此可见,相较于太平洋对岸的9.9包邮,北美昂贵的快递费用,绝对是阻碍网购发展的最大瓶颈。
咳……
话题回到《所罗门之钥》。
在《所罗门之钥》上市之后,【闪现】乐队所签约的FFR唱片公司就很快宣布了《耶稣迷》的发布时间,就在六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比《所罗门之钥》晚两周,比《阿玛拉》早一周。
在宣传的话题上,三张专辑也被频繁地放在一起做对比。
不过无论是话题性,还是粉丝数量,《耶稣迷》都无法和《所罗门之钥》、《阿玛拉》相提并论,很大程度上来说,只能算是蹭热度。
蹭热度这种事,在圈内非常常见,罗杰等人以前也蹭过洋基队的热度,自从人气高了之后,也没少被别人蹭热度,早就习惯了。
而且【闪现】乐队是自己人,也没什么不高兴的。
最早发行的《所罗门之钥》,是所有媒体所关注的焦点,或吹捧,或贬低的评论数不胜数,不过更多的却是单纯地凑热闹。
毕竟,在六月份,《所罗门之钥》已经成了一种娱乐热点,只要和乐坛有关的媒体,无论如何也是绕不开这张专辑的。
当然,按照媒体业的一贯尿性,如果不给点“公关费用”,那报道的篇幅就不会太长,位置也会放到角落的版面,立场则完全看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