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都市小说>摇滚教父> 第391章 英国重金属新浪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1章 英国重金属新浪潮(3 / 5)

因为他们的LIVE专辑实在是太多了,哪怕一次巡演只出一张LIVE专辑,几十年下来,那数量也会很吓人。

对于很多人来说,出LIVE专辑是一个相当省事的做法。

不需要花多少时间,把LIVE现场的片段剪接一下,就能拼凑出一张专辑来。

这种工作,甚至不需要多么出色的专业能力。

反正购买LIVE专辑的粉丝对音质也不可能会有太高的要求。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乐坛明星都是这么做的。

虽然LIVE专辑的销量从来都不会高到哪去,只有喜欢收藏的歌迷会买,几十万张就算卖得很好了,但是,反正也没什么成本,少赚总比没有的强。

就好像乐队前两几年的联合巡演和【燃烧信仰Tour】,两份LIVE专辑虽然没卖出多少,但也给乐队带来了一百多万美元的分红。

扯远了……

若是仔细去研究摇滚音乐的发展历史,英国重金属新浪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

从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这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出现了许多非常出色的乐队。

当然,更多的乐队仅仅只是昙花一现,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在这段时期里冒出头,又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的,几乎全部都是摇滚乐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那一批顶级乐队。

例如摩托头和铁娘子。

事实上,还有不少成立更早的乐队,也是在这段时期才真正打响了自己的名声。

例如犹大圣徒(Judas.Priest),彩虹乐队(Rainbow),虎皮鹦鹉乐队(Budgie,不知道翻译的对不对,这个乐队不太熟悉,只听过几首歌)等等。

齐柏林飞艇、深紫乐队和黑色安息日的“离开”几乎杀死了英国重金属摇滚,但却也真正让那些被压制的看不到未来的乐队们,第一次拥有了被世人所熟知的机会。

这三支乐队可怕的统治力,即使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仅仅只从文献资料上,就能感受得到。

在整个七十年代里,世界乐坛事实上是被四支乐队所统治。

齐柏林飞艇、深紫乐队和黑色安息日“垄断”了整个重金属摇滚,而披头士则垄断了其它所有类型。

直到他们解散的解散、退隐的退隐,流行乐坛才进入了百家争鸣的新时代。

所以总是有人会说,在七十年代的唱片更好卖,因为当时全世界有一亿名会掏钱买正版唱片的人,货架上只有十支乐队或者歌手的唱片可供选择。

到了二十一世纪,全世界有十亿人会为一张CD掏出美元或者其它什么纸币,但选择范围却增加到了一千个。

市场大了十倍,竞争者则多了一百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