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摇滚圈里也有不少例如滚石乐队、鲍勃-迪伦这样七八十岁还在开巡演的老炮,但更多的却是四十岁之前就退隐去享受生活。
而且,说到底,明星是一个收入高但不稳定的工作。
说不准哪一天,就因为什么莫名其妙的理由,失去了收入来源。
在巅峰期突然毫无征兆地跌落谷底,无论是粉丝还是赞助商,都不肯再多投入一分钱,这种事情虽然不太常见,但也找得出不少先例来。
例如唱了世界杯主题曲《生命之杯》瑞奇-马丁。
由于收入来源单一,开销又过于巨大,红的时候风光无限,一旦不红了,立刻就破产的明星也不在少数。
最着名的例子,大概就是大名鼎鼎的拳王泰森,这位巅峰时期年入数亿美元的拳王,在退役之后,甚至沦落到不得不去圣费尔南多山谷拍艺术片还债的地步。
很多有头脑的明星,都会在有钱的时候选择投资其它的行业,这样万一哪天赚不到钱了,也依然能够维持奢侈的生活。
归根结底,明星这份工作,所谓的梦想、出人头地,只是说出去好听罢了。
最根本的原因,无非就是财和名。
哪怕是后者,本质上还是为了更好的赚钱。
想要维持奢侈的生活,没有钱怎么能做到?
想了想,罗杰没有对安妮的举动做出什么表示。
投资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除非安妮主动开口,否则罗杰都不会去过问。
简略地询问了一下庄园近期的运转情况之后,打发走蒂娜-林,罗杰又低下头,继续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阿瓦隆幻想曲》虽然还没录完,但是已经进入了后期制作的阶段。
后期和录音同步进行,这本就是专辑制作中的常态。
技术上的东西都由迭戈的团队去处理,这方面罗杰不懂,也插不上手,仅仅只是定期检查进度,偶尔和迭戈碰个面,讨论后期制作当中的问题。
《大卫-鲍伊》、《波西米亚狂想曲》这两张专辑发行了几个月,已经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罗杰亲自过问,剩下的就是等着收钱就行了。
虽然MAD唱片为《大卫-鲍伊》申报了今年的格莱美,但乐队并没有报太大的期望。
从公关团队的反馈来看,这届格莱美上,这张专辑能够拿下重要奖项的可能性确实很低。
有许多评委都认为,乐队这几年在格莱美上的风头太强劲了,不利于所谓的“平衡”。
说到底,这张专辑确实足够优秀,但也没有优秀到让格莱美不得不将奖项给它,否则就会失去公正性的地步。
——这样的专辑,在历史上甚至都没有出现过,只存在于某个小群体的【传说】之中。
若是以那些经典名着来举例的话,大概要到贝多芬的《命运》那种程度才能算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