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由BBC牵头搭建起来的排行榜,会从全英国境内的数千家零售店收集销售资料,统计之后依照总销量排序。
虽然这个榜单会收录前200名的数据,但在大多数媒体上,例如《音乐周刊》,只会刊登专辑榜的前75名和单曲榜的前40名。
排在这个名次之后的,即使上榜,意义也不大。
“《Time》?这张单曲在北美好像卖得不怎么样。”
安妮有些纳闷:“为什么在英国这么火?”
《Time》是乐队至今为止,所有专辑和单曲里,北美销量最差的一张,仅仅只卖出了两百万出头。
当然,得去掉《1》这样的凑数货色。
但在英国,仅仅一个周末,就卖出了七万多张,直接登上单曲榜第三。
七万这个数字看起来不起眼,但要知道,英国的市场规模要比北美小得多,人口数量只有北美的十分之一。
(注:北美几个国家总人口)
虽然也不乏单周卖出五十万以上的畅销专辑和单曲,但在大部分时间里,十万左右的单周销量,就可以稳稳占据第一的宝座了。
“歌迷喜好不同吧。”
罗杰心里倒是很清楚为什么,毕竟平克-弗洛伊德在前世可是英国最受欢迎的乐队之一。
如果单论在英国的受欢迎程度,除了地位无可撼动的披头士之外,紧接着就是平克-弗洛伊德,哪怕是皇后乐队都要排在后面。
罗杰翻着手中的资料,开口道:“不同地区的歌迷喜好差别很大,北美卖的差的,在海外受欢迎也是很正常的事。”
世界各地的歌迷口味偏好在这份销售统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说北欧人更喜欢金属风格的《黑色》。
以英、德为首的西欧地区,则最喜欢偏向流行一些的《希望》专辑。
而《青春》专辑,则因为单曲《Stand》带有些许拉丁风格,在南欧更受欢迎。
欧洲这一个市场,就占去了大半的销量,总计约有120~150万张。
排在第二的是南美,有50-70万的销量入账。
欧洲和南美,也是海外表现最好的两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