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录制已经进行了过半,发行合约的谈判还遥遥无期,于情于理,乐队都没有不过问的理由。
“你们有什么想法?”
加西亚-赖斯特顿摆出认真倾听的姿态,看上去很好说话的样子。
但任何和这个家伙打过交到的人,都知道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人有多难缠。
罗杰也不会被这个表象所迷惑。
“乐队希望由华纳或者环球唱片这样,在颁奖季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发行方来做发行,并且要得到颁奖季公关资源方面的承诺。”
罗杰直言不讳地提出了乐队的要求:“《黑色》专辑的定位不仅仅只是市场,它是将乐队推向一线位置的重要环节,必须在颁奖季有所斩获。”
乐队现在只能说在二线上站稳了脚跟,连二线中游都算不上,距离一线更是有着遥不可及的距离。
这样巨大的差距,不是一张专辑能够抹平的。
没有至少五年以上的出色表现,以及连续不断的优秀作品,想要晋级一线,那是做梦。
在罗杰的规划里,《黑色》专辑,最多也只能让乐队勉强进入到二线中游这个位置上。
然后每年至少一张品质不逊色于《黑色》的专辑,几年之后,随着作品影响力的不断发酵,才有涉足一线的可能。
也仅仅只是可能而已。
再怎么出色的作品,也需要时间来沉淀,才能逐渐发挥出它的影响力。
《天国的阶梯》这样的神作,也并非一经发布就横扫全球。
一首经典作品出来之后,过上五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被大部分歌迷听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奖项最大的作用之一,就是加快这一进程。
当一个歌迷向朋友推荐一首歌的时候,如果说:【这首歌的吉他solo使用了多么华丽的技术、贝斯riff如何串联起整个乐队的演奏】等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压根不明白这首歌好在哪里,也没兴趣去听。
但如果换一个说法,【这首歌获得了三个格莱美奖,包括最佳年度单曲】,哪怕再无知的歌迷,也会立刻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并且提起兴趣去听听。
“华纳唱片要求百分之三十五的收入分成,以及除了乐队保留版权的两首歌之外,其它所有歌曲百分之十的版权。环球的要求略低一些,但也只差了两个百分点。”
加西亚-赖斯特顿摇摇头,说道:“这样的条件,董事会是不可能接受的。目前来说,董事会倾向于接受MCA的条件,虽然分成比例要求高达百分之四十,但却不包含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