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胡思乱想了一阵,回过神来,开口道:“旁边有一家咖啡厅,我们去那聊吧。”
哪怕只是看在温切斯特这个姓氏上,罗杰也很有兴趣听听对方要说些什么。
尽管罗杰已经猜到了,这人是来挖角的。
“现在唱片业对歌手、乐队的压榨非常严重。尤其是在版权方面,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东西,版权会轻易被唱片公司拿走,只能得到一点聊胜于无的补偿。”
萨姆-温切斯特并没有立刻提出挖角的事,而是谈起了唱片业的不公,然后说道:“科博特音乐艺术公司创建的目的,就是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的宗旨是,歌手、作曲家、作词家创作出来的作品,版权百分之百归个人所有,公司仅仅只负责推广和运作,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但不涉及任何版权。”
萨姆-温切斯特侃侃而谈,说了一大堆科博特音乐艺术公司在版权和自由度方面的规定有多么宽松,竭力推销着自己的优势。
这家公司的运营模式,让罗杰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在前世,似乎也有这么一家“另类”的唱片公司,做得还算有声有色,据说签约的艺人数量非常的多,盈利也很可观。
但直到罗杰重生之前,这家唱片公司也没有捧出过任何影响力巨大的艺人,似乎连到达二线的都没有。
这一点罗杰不是很确定,毕竟没有特意关注过这方面的消息,但一线巨星肯定是没有的。
也就是说,完全靠数量取胜。
而从捧红艺人的角度来讲,它连一家最小的独立厂牌都比不上。
自己保留完整的版权确实非常让人心动,但如果是一家不能捧红人的唱片公司,保留再多的版权,那又有什么意义?
哪怕歌曲的质量足够出色,没有相应的名气,版权也卖不出价格来。
罗杰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过仅从前世那家类似公司的情况上,就可以推断出来,科博特音乐艺术公司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原因很简单,对于整个唱片业来讲,版权是唱片公司的根本。
对艺人的压榨,也是体现在版权上。
这个时候,出来一家喊出【我不要版权只要钱】这样口号的唱片公司,必然会受到整个行业的抵制。
科博特音乐艺术公司这样的搅屎棍肯定是要被牢牢按死,不能给它半点兴风作浪的机会。
尤其是背靠着巨型传媒集团的五大巨头,仅仅只从一个媒体宣传渠道上,就能将科博特这种公司压得抬不起头来。
当一家公司站到整个行业的对立面,钱还是可以赚的,但想要在行业内有什么影响力,那绝对是扯淡。
事实上,如果不是未来几年,数字唱片大幅度发展起来,科博特音乐艺术公司这样的公司连存活的空间都没有,更不要说盈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