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胖子辞职以前就是在华尔街讨生活的,虽然只是最底层的股票经纪人,但对这个行业却有足够多的了解。
不过这封邮件却给罗杰提了个醒。
自己似乎过于关注乐坛,目光从未放到其它地方。
尤其是投资。
虽然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但除了一些细节以外,两个世界大体的发展轨迹是很相似的。
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包括美元在内,全球主流货币集体大幅贬值的情况,依然会发生,这只是时间问题。
这种情况下,持有大量现金无疑是愚蠢的行为。
只有将钱花出去,用于投资,让钱生钱,才能够保证自己的财富不会缩水。
不过,由于两个世界细节上完全不同,罗杰压根不知道该往哪去投资。
罗杰知道的,百分之百会大赚的那些知名股票,比如说苹果、皮克斯等等,这个世界压根就没有。
类似的企业倒是存在,但罗杰根本无法判断出无数家经营范围类似的公司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苹果”,而哪一家又会成为处于破产边缘的诺基亚。
最好的选择,无疑是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
这方面,前世的经验起不到什么作用。
看上去投资音乐行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说开一家唱片公司。
唱片公司很赚钱,尤其是当挖掘到一个出色的新人的时候。
只要签下一份稍微苛刻一点的合约,至少能够保证数年的高额盈利。
比如说,罗杰三人,仅仅只是在1999年这一年中,就为二十世纪娱乐带来了至少两千万美元的利润。
但相比于唱片发行公司来说,唱片制作的盈利能力要差远了,对有兴趣进入乐坛发展的新人的吸引力,也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如果当初不是实在没有其它的选择,罗杰也不会和一家发行几乎完全依赖别人的公司签约。
不过唱片发行行业投资的门槛却很高,比好莱坞还要高得多。
资金方面的要求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发行渠道。
从二十世纪娱乐从业十几年,都没有建立起可堪大任的发行渠道上,就能看出这有多困难了。
和好莱坞一部电影动辄数千万、上亿美元的投入不同。
唱片业出一张专辑,哪怕是最顶级的制作标准,所有的成本全部加起来,也就是百万美元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