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花上几千美元,买一个上档次的高保真耳机,就已经算是狂热的发烧友了。
“不用担心那么多,数字唱片真正发展起来还得几年的时间。”
罗杰站起身,在理查森的肩膀上拍了拍,说道:“而且就算数字唱片取代实体唱片,对我们的影响也不大,那是唱片公司需要考虑的事。”
等到数字唱片发展起来,乐队的地位早已经稳定了下来。
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大量独立音乐人崛起,对流行乐坛造成的巨大冲击。
影响肯定是有的,数字唱片时代,各种各样的独立音乐人有了网络这个价值惊人的发行渠道,唱片公司就很难再牢牢把持着市场。
只要花上几千,最多几万美元,谁都可以做一张质量相对粗制滥造一些的“独立专辑”,拿到互联网上来发行。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会导致新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但对于名气早就打响,地位稳固的大牌来说,影响多少会有一些,但却只能算是小风小浪。
“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数字唱片的法律完善起来,网络盗版得到控制。”
安妮似乎想到了什么,犹豫着说道:“我们的《摇滚圣经》能不能自己想办法发行数字版?”
这个女孩,还是觉得让《摇滚圣经》躺在银行的保险柜里,太过于奢侈了些。
安妮属于那种有什么好东西,一定要拿出来对别人炫耀的性格。
不喜欢藏着。
“没那么快的,等数字唱片发展起来,我们的合约也差不多快到期了。”
罗杰回忆了一下前世的情况,继续说道:“我们没有必要做第一批先行者,数字唱片的利益确实很大,但是我们没有技术,吃不下这块蛋糕。等别人把市场摸索清楚了,我们跟着喝汤就行。”
什么抢在苹果之前弄出iTunes、智能手机之类的想法确实很有趣,“理论上”看起来,也有很大的可行性。
但是没有最为重要的技术,如何确保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别说这些高科技产业了,就算是某宝、企鹅这样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想要做起来,也不是光有一个想法就行的。
比如说脸书,在脸书发展起来之前的那段时间里,北美类似的网站、公司大大小小不下百家。
最后发展起来的只有一个,其它的全部破产倒闭。
除了业内人士,外人很难了解到脸书在这场“战争”中获胜的真正关键在哪里。
甚至就连大多数业内人士都不清楚。
任何一个空白的市场,先行者或许能够吃下最大的一块蛋糕,甚至做到近乎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