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开口道:“比如说我只想听《不想长大》,实体唱片的话,我得买一整张《青春》专辑。如果是数字唱片,我只要单独下载这一首歌就可以了,不用额外去购买我不喜欢的单曲。”
这才是未来数字唱片能够蓬勃发展,彻底压死实体唱片的最大优势。
当然,相较于实体唱片而言,数字唱片的价格更便宜,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比如说,现在购买一支单曲CD,北美零售店里的价格通常在3-5美元之间,即使便宜也便宜不了太多。
而罗杰记得,前世iTunes上的正版数字单曲,没有超过2美元的价格,最贵也不过是1.99美元。
太平洋对岸的云村、企鹅等音乐网站,购买和下载正版数字歌曲的价格还要更加的便宜,只要1,2块钱人民币。
一首歌差几美元,看起来不多,但数量累计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在北美,一个非常喜欢音乐的歌迷,每年购买上百首甚至更多的歌,是很正常的事情。
算下来,数字唱片能省下一大笔钱。
而对于歌手、唱片公司来说,数字唱片的出现也是一件好事。
虽然出售的单价降低了,但成本,尤其是发行成本也大幅度降低,最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分钱的人更少了。
少了实体唱片的刻录成本,以及零售商分去的利润。
考虑到销量的增长,赚的钱反而是更多了。
唯一受到打击的,可能就是CD、磁带的灌录工厂,以及做唱片零售的商人。
不过这也是一个产业不断发展,必然产生的问题。
总有跟不上市场进步,必然要被淘汰掉的人。
“但是MP3的音质比CD差远了,更不要说跟黑胶比。”
理查森反驳道:“顶级的音质享受,这是数字唱片无法带来的。”
这确实是无法反驳的一个论点,也是支持实体唱片会继续繁荣下去的人最主要的理由。
至少在这个年代的技术上,数字唱片的局限性很大。
“技术发展的很快,这个问题要不了几年就会被解决。我不是很懂技术方面的东西,不过你想想看,五年前的MP3音频,和现在最新的MP3音频,音质差了多少?”
罗杰很清楚未来的发展趋势,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道:“而且大部分歌迷对音质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尤其那些听歌只为了打发时间的歌迷,只要音质过得去,他们更在意的因素还是价格。而且很多人也没那个条件,去为了一个爱好砸下大笔的美元,这个世界上收入低的人还是占多数的。”
如果追求最顶级的听觉享受,那花的钱,一般的小富豪都不一定吃得消。
比如说一套最顶级的环绕式音响,加上相应的黑胶播放器,价格通常会达到六位数。
一般的人哪玩的起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