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着等干到年终把工钱结了,只是前世电视新闻中各种拖欠民工工资的例子实在太多,尤其是在建筑领域中。
几个月的时间足够他偷偷地在民工中搞串联,趁着年底工期紧张,且又是用工荒,联合大伙一起向老板发难。
几个回合下来,老板不得不结清了大部分的工资。钱一拿到手,贺新立马卷铺盖就颠了,虽说还有两个月的工资仍然押在老板手里,说是等春节前把活干完再一起结,但他在这种鬼地方实在是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打工三年,尽管工资不高,但省吃俭用也攒了万把块钱。这孩子原来的梦想是等攒够了钱去盛海发展,因为那里是他父亲的故乡,一个为了爱情留在东北小城的盛海知青,这大概是一种潜意识里的故乡情结吧。
而此时对于贺新来说,一切都变无所谓了。
回不去了,曾经的家乡没了他前世任何的痕迹。京城和盛海都是大城市,已经熟悉的京城似乎更适合他留下来。
在京城三年,他都没舍得买过衣服,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尤其有两件毛衣,毛差不多都掉光了,而且还失去了弹性,他却没舍得扔,因为这是死去的母亲当年一针一线织的,权当留个念想。
一般过了元旦,春节没到这段时间,都属于用工荒的时候,工作很好找。类似工地小工这种收入不高的重体力他是坚决不干了,存折里万把块钱是他留在这座城市的最大底气。
找工作时,当他看到的快递公司招聘信息的时候,不免吓了一跳。这年头淘宝、京东这种东西不知道在哪儿呢,怎么会有快递公司的存在?
等问清楚才明白这是一家主营同城快递的公司,大致就是把文件、物品从城市的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送一趟十块钱,快递员和公司对半分。
这种没啥技术含量,且工作时间自由,还可以在城市里到处流窜的工作简直太适合此时的贺新。
正式入职,又在离公司不远的城乡结合部的大杂院里花三百块钱一个月租了间平房,至此他才算在京城正式安顿下来。
而两个月的时间,足够贺新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跑了个遍。
他现在的坐骑是一辆看似破旧的永久51型重磅自行车,对于这种产自盛海的名牌自行车对贺新来说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因为前世他就有这么一辆,每次小店进货时,装个一两百斤的货物小菜一碟。
这辆自行车也同样如此,看似破旧,擦去钢圈上的灰尘,依旧能发现钢圈锃亮,辐条和书包架都很结实,这是他在旧车市场找了好久才觅到,只需换一下车坐垫和刹车皮,给链条上点油,校正一下龙头,安上一个不锈钢双铃,铃声清脆,骑着感觉相当不错。
车后的书包架上挂着两个小筐,小筐的框架是用从工地上捡来的细钢筋条焊的,又根据书包架的尺寸旁边焊了两个挂钩,然后用塑料封箱带编织起来,一边一个挂在书包架上,能装货,路上又不会被交警拦,很完美。
“哎,小贺,那啥,你那房租下月该到期了,别忘了,啊!”
贺新推着自行车正准备出门时,就听到房东老张的声音。
每当大清早,院里一片忙碌的时候,老张时常披着大棉袄,面带倨傲,眼神中飞充满优越感地到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