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人是有从众心理的,猴子的想法是:既然是神仙,为何要自甘清贫,躲在山中,不去红尘扬名,引得凡人赞叹礼拜,却不是白白修仙一场么?
既然付出了许多,最终成仙,那就要有回报,有收获,躲在山中的仙人,再强也有限,骗子居多!
少数几个有真材实料的,只怕也就是一般,不敢人前显圣的绝对不是强大的仙人!
猴子的心理活动,很是明显,在诸多佛门弟子的眼中,降龙就显得很可笑了。
跟猴子打机锋,怕不是失心疯了,直截了当地跟猴子说就是了,偏偏还要绕圈子,猴子哪里有那份心机?!
这不,到了末了,还是要直接跟猴子讲: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猴子这才欢喜,关键是,相逢处,非仙即道,猴子听了觉得,这家仙人还是有档次的,结交的都是仙人道人。
这个时代,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叫做道人!
修道之人,分为三品六等,下品为道人,中品为真人,上品为至人!
道人又分三等,下等为道童,中等为黄冠,上等为道长;
真人也分三等,下等为法师,中等为羽士,上等为仙真;
至人同样分三等,下等为金仙,中等为大罗,上等为圣人。
无论如何,真人,已经是具备大法力,可以降妖伏魔了,在世俗的眼中,真人那是可以上傲王侯,下凌群臣的存在!
至于道人,虽然低了一等,却也是百姓敬重的人物,因为住在庙宇里边,与百姓经常接触,做个法事,驱赶邪魔什么的,反倒口口传播,广为人知。
故此,在猴子的心目中,道人也好,仙人也罢,那都是有大法力的存在!
众比丘那是笑得打跌,平时想要看到自持身份的罗汉丢脸,那简直是天方夜谭,现在,却是大家一起看,没见佛主也笑得眯眼了么?
猴子听了降龙所化樵夫的广告,开开心心地跑到了这灵台方寸山中,斜月三星洞门之前,却是规规矩矩,不敢擅自敲门,颇有礼数,看得众人啧啧称赞。
暗暗想到,如果是自己的话,分出的骄傲勇猛之心,还能如此守礼么?
对那金蝉子,敬佩却是再生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