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抬出来,妥善安排位置暂时停放,等指挥部的指示。
注意,动作一定要轻,别……别伤着他!”
年轻一些的战士根本不明白郝震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但是那两名几年前就参加过一次火场救援的三级士官却知道,郝震这样说,是怕在遗体搬运的过程中造成损伤。
在大火中死亡的人,如果没有深度燃烧,表皮基本都已经碳化,稍微用力,那些已经无比脆弱的皮肤就会发生破损,甚至是大面积脱落。
因为,它们已经熟了!
听上去残忍?
实际上,那个场面要比听上去残忍的多!
至少在这一刻,郝震的内心是无比震撼的。
尸体他不是没见过,而且还不少,其中就包括自己战友的尸体。
可是,即便是死在敌人的枪口之下,那尸体看上去也绝对没有眼前这具遗体令他震撼。
在战斗中牺牲,往往都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不管是死在刀下还是枪下,死亡的过程都不会太长,毕竟谁也不会来个凌迟不是?
可是在火中活活被烧死,那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了。
郝震很难想象,这名战士在生命结束之前经历了怎样的痛苦。
可是遗体的五官已经完全被大火毁坏,根本看不出表情。
郝震转身朝一名战士要过一件雨衣,小心翼翼的盖在遗体上面,随即挺直身体,正中的朝那具遗体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站在他身后的战士们也全都摘下帽子,齐刷刷立正敬礼。
没有语言,没有悲声,他们在用一名军人的方式向自己不幸遇难的战友致敬、默哀。
和平年代,牺牲并不常见,甚至很多人都忘记了曾经的战争年代和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好日子而在战斗中牺牲的革命先烈。
到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根本意识不到“军人”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更体会不到他们时时刻刻在身边保护着他们。
甚至更有一些人,看到身穿军装的战士,不但没有基本的尊重,还企图用伪装的道德观念去强迫对方为自己提供方便。
就比如,那些为老不尊或者是胡搅蛮缠的在车上要求人家有票的军人给他们让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