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认为,不管是军、警犬的训导员还是一些宠物训练师,在他们对犬发出指令的时候语气似乎都不是太友好。
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儿。
一般犬种的成犬之上都能达到人类三到五岁之间的水平,类似边牧一类的犬种更是能达到六七岁。
它们虽然听不懂人类的语言,但是它们有它们的理解方式。
它们对于指令的记忆模式,其实就是重复性记忆。
多次重复同样的指令,它们就会产生相应的记忆,在训导员或主人发出这个指令的时候,它们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
而且,它们是能够感受到训导员或者是主人的情绪的。
犬也会调皮,也会有的时候像孩子一样耍赖,不想训练或是不想完成训导员或主人发出的指令。
如果发出指令的语气是试探性的或者是特别温和的,那有些时候它们就会认为那不是命令,只是在和它们玩耍。
所以,下达指令的声音大小不重要,但是语气一定要稍显严厉,带着命令的意味,让它们知道:这是命令,你必须执行!
可是,刘小天在发出指令之后,每次尝试新的训练科目基本都能顺利完成第一次的虎子却没有如刘小天想象中的那样纵身从那个离地半米左右的铁圈儿中跳过来,而是……从下面钻了过来。
刘小天轻轻的在小家伙的鼻尖儿上点了一下,故意虎着脸说:
“不对!不是这样,你应该这样!”
说着,他伸手抱起虎子,把它从铁圈儿里放到了对面的草地上。
等到小家伙转回身,他又再一次重复了刚刚的动作,手指点了点铁圈儿下沿儿:
“虎子,跳!”
然而……
虎子再一次从下面钻过来,还凑到他的小腿上蹭了蹭,把鼻子贴在他裤兜儿的位置闻了闻,伸出舌头看着他,一副馋嘴模样。
刘小天从兜里掏出一块儿零食,再次把虎子从铁圈儿里放到对面的草地上,重复刚刚的动作和指令。
就在虎子刚刚曲起两条后腿,看那架势应该是要跳的瞬间,训练场边儿上突然有人喊他的名字:
“刘小天!有你的电话,赶紧去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