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镠掷地有声地道:“申先生,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尊严的体现,身为大明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有这样的认识。这不是统治成本的问题。”
“那依陛下之意?”
“朕刚与张先生商议过,要重新加强奴儿干都司对辽东边外各少数民族的控制权,而且朕要的不是羁縻。”
继而,朱翊镠又将刚与张居正、吴兑商量好的决策告知申时行。
之后感慨地道:“朕急需物色一位都指挥使,这样的大将不好找啊!”
申时行喃喃地道:“既然陛下有此决心,臣心中倒是有一个想法。”
“申先生请说。”
“张学颜与陛下的想法不谋而合,臣以为这是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他之前一直在兵部工作,第二他担任过辽东巡抚,第三他身上有一种使命感。所以如果由他担任都指挥使管理奴儿干都司,无疑是一个最佳选择,他本人也表示更喜欢兵事方面的工作,只可惜他现在身任户部尚书。”
朱翊镠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都司尽管与行省级别一样,可都指挥使无论如何也不及尚书香。
就像省级一把手,怎能与部级一把手比嘛?而且户部还是一个相当有实权的部门。古代的户部可是管理着全国的土地、人口、赋税、财政、户籍……那可不止现在一个财政部大。
难道让人家一个户部尚书去地方担任一个都指挥使?
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员,朱翊镠都没有想到这些人头上,更何况像张学颜这样的二品大员?
所以朱翊镠微微叹了口气:“张学颜就不要考虑了吧,申先生看看还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
然而,申时行却有他自己的一番见解,说道:“陛下,臣觉得此情重大,毕竟六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大将镇守,许国许老都派到地方去了,为什么张学颜不行?当然前提是张学颜有心。”
“申先生以为可行?”
“臣以为只要国家有需要,做臣子的无论去哪儿都该抱着一颗热忱的心。”
“还是不合适。”朱翊镠摇头,“除非裁撤辽东,成立东北三省,让张学颜像许国一样以大学士经略的身份去。可这条路任重道远,条件远远不具备,非三五年时间所能完成得了的。”
申时行也就不多说了,但他已经探明朱翊镠有明确大明疆土之心。
“陛下,张学颜还提到另一件事。”申时行又道。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