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为大,当然我带走。”张宏比付大海年长,又有万历皇帝做后台,加上自己地位又高,所以很有底气。
然而付大海也毫不示弱,摆出一副据理力争的架势:
“张大公公,话也不能这么说吧。理论上,圣旨是比懿旨大,可太后娘娘还是万岁爷的娘亲呢,这又怎么说?儿子难道要与自己亲娘争吗?”
反正谁也不让谁,你一句我一句都要带走李得时。
这也是现在才会发生争执,倘若放在张居正去世之前,也就是万历皇帝尚未亲政的那会儿,压根不会发生类似今天这样的情景。
万历皇帝现在掌权亲政了,所以才敢与李太后争。
与其说是张宏与付大海之争,不如说是万历皇帝与李太后之争。
面对这样一种情景,李得时感觉他插不上话,也不宜插话。
毕竟,张宏与付大海是宫中两位大珰,而他只是一所私立学院的院长。
可也不能这样一直僵持下去呀。
李得时不禁轻轻地对张大受道:“张大公公,要不你去劝劝吧?”
“我去劝劝?”张大受连连摇头,“这种事儿可不是劝就能解决的哦。”
他嘴上这样回答,可张大受心里想着,即便能劝也不敢呀!
让他怎么劝?
是劝张宏让步,让李得时跟着付大海先去慈宁宫见李太后,还是劝付大海让步,让李得时跟着张宏先去乾清宫那边见万历皇帝?
一个是太后,一个是皇帝,帮谁?
张大受当然不会胡乱劝说。
他与张宏、付大海立场不一样,他完全可以不说话保持中立。不像张宏代表万历皇帝、付大海代表李太后,两人的立场与标签非常明确。
之所以发生争执,除了一个是明着领了懿旨,一个是明着领了圣旨,谁都不敢拱手相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两个人都被千叮万嘱过。
张宏受万历皇帝叮嘱,一定要将李得时第一时间带到他那儿。
同理,付大海也受李太后叮嘱。
这不难理解,李太后和万历皇帝都要抢先控制住李得时。
只是母子俩的出发点不一样。
李太后要控制李得时,是因为要保护他,以确保他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