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林瞧了他一会儿,也跟着他笑,自己收拾了东西站起来,“都是朋友,你说这话高抬了。”
他自己心里明白,王兴朗这种在面儿上一定要做的好看的人自然不会为难自己。
他自然也就懒得跟他掰扯面子上的这些烂事。
两个人走到训练室,里面的人都是先一安静。
接着两个人就被塞了一张表。
代课的老师在上头下了通知,“自己回去都准备一下,公司新模式,后天去现场录节目。”
周围一阵哗然。
因为他们并不看好,之前辰星的前辈就有过前车之鉴,节目收视率不高,连带那届出道最后的名额都一缩再缩,节目热衷捧咖位,对于这些陪跑的训练生更是脸镜头都少得可怜,有些训练生基本上脸露脸的机会都没有,干签了三年合同,到期就自动走人。
岐林看见这档节目的主题立意。
就是一个在出道就给新人在大众面前混脸熟攒人气的节目。
按理说这种快餐节目现在市场有很多,但是想做的出彩不容易,基本上到了最后都是本末倒置,把最分流的流量又重新归到大咖位明星的头上,节目自己则赚一波噱头,就不会再有第二期。
但凡策划给力,动点儿脑筋,都不会这样,关键是很少有人愿意为这些名不见经传的练习生承担这种风险。
所以近几年这类节目频频爆冷。
所以晚上的训练没人来,岐林自己吃完晚饭顺道给山易亭交代了自己的位置也就自己过来了。
白天他表现不明显,是因为他知道这档综艺最后的火爆程度是现在的他们完全想象不到的。
原因主要只有一个,换了投资,有个愿意好好干活儿的策划。
节目流程大致就是深挖练习生的人设卖点,从根源上吸引粉丝。
另外一点,是跟《无边之界》的早期剧组班子也有合作。
这个内幕当年是一直到了最后一期节目才被披露出来,依据这档节目挖掘了不少当时还未成气候的演员,出道就直接转型成了演员。
里面塞了已经定角的主演梁戍星,以及当时也有参演意向的几个一线顶流,另外评委席的安排上有《无边之界》的大导演,只不过当时的葛老临时受伤未到节目,后期视频资料是现在代替也参加节目的周编每周提供的。
岐林坐在训练室的地板上,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突然诧异,现在围在他身边的面孔他以前就看过。
只不过是现在才认识罢了。
在有臧南渡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