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尾,谢玉帛要是想走,国师府没有一个人会拦他。可是他的小玉帛太乖了,压根没有想逃的念头。
就像他被家人虐待时,看门的恶狗从来不是困住他的原因,是他自己不懂得逃。
商言戈教他这种家人不必留念,不是所有家人都要生活在一起,却忘了教他,不是所有君臣都能善终。
大总管喜爱小国师,为难地说自己宣不了这个旨,小国师一追问,他可能就招了。
商言戈找了一个声音阴阳怪气的太监,姓张。
这个张太监对谢玉帛不敬,商言戈想砍了他的头!
可是暗卫说国师被张太监激怒了,说了好几句对陛下不敬的话。
商言戈又觉得这个太监能用。
谢玉帛每次都跟张太监吵起来,气呼呼怒骂暴君不讲诚信,他再也不要见到暴君了。
可是谢玉帛又一直乖乖呆在国师府没走,商言戈怕他无聊轻生,赶紧又命令他去学医。
后来有次谢玉帛生病了,在床上躺了很久,商言戈差点想不管不顾地去见他。
他想见谢玉帛,越想见他,赶走谢玉帛的事越紧迫。
他常常觉得自己心智已经不太正常,才会一边关着人,一边又想赶人走。明明只要下一道流放圣旨就可以,可是圣旨在御书房堆了一面墙了,还是一道都没发。
赶不走,见不到,舍不得。
暴君即将变态时,塞北动乱,狼烟四起,这可真是送上来缓解他无处释放的暴躁的好靶子,他当即御驾亲征,远离谢玉帛。
暴君好战,理所当然。
商言戈在战场杀敌时,有时候会忍不住想起谢玉帛。他曾四处征战,收复失地,后来和谢玉帛一起推行修生养息国策,百废俱兴。
他承诺以后不会再打仗,如今,谢玉帛会怎么看他?
……
再后面的事,商言戈不想回想了。
他最错误的事,就是用张太监去刺激谢玉帛,不怪谢玉帛这辈子还天天骂暴君傻叉。
假设换成现在的商言戈,或者魂魄正常的暴君,根本不会做这样的事。
世界上没有如果,谢玉帛现在一定很恨他,也算是求仁得仁。
商言戈握住谢玉帛的力道一重,对方皱了皱眉,他连忙放轻力道,给他揉了揉指节。
以前,谢玉帛老爱追着他问,历史书上会怎么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