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你觉得如何?”嬴政问。
“驰道之事,利弊皆有。功在千秋,可弊在当代…,北方长城还尚未完工,阿房宫,帝陵,已有百万役夫…
四十万军南下,三十万军北上……
民力脾怠…”
蒙恬与李斯向来不合,而且李斯主民政,从宰辅,以他的身份说出这般话,的确也没毛病!
值此之时,朝堂已经僵持不下。
蒙恬主修,嬴政也想修,一众朝臣却不愿…
更有那些儒士,早就做好了死鉴的准备,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巴不得嬴政去砍呢。
“荡胡都尉新归,今次乃是第一回参与朝堂,有什么想法么?”始皇帝问。
众人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在了杨浪身上……
“祖龙,你,你这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啊…”杨浪心里郁闷。
同时,也注意到了蒙恬投来的求助目光。
出列,拱手,杨浪正色道:“臣以为,修驰道也并非不可,只是需要灵活一些…
阿房宫与骊山,有百万劳力,倘若陛下能抽调出一半去修驰道,加上北方三十万军,南方四十万军一同协作,驰道之事,便不成问题了…
如此,便不用再从民间抽调手,只是阿房宫与骊山的进度要减慢些…
而且,驰道一通,到时候带动的绝不止军事上的便利,商业,民间,都会被带动起来。”
嬴政沉吟,“阿房宫乃为显我大秦之宏伟,骊山墓是为朕百年之后……
骊山不能停!从阿房宫抽出三分之二的劳力去修驰道!”
始皇帝斩钉截铁的说,阿房宫实在太大了,能否在自己有生之年修建完毕,始皇帝都没有信心。
“陛下圣明!”杨浪带头高呼,群臣效仿。
修阿房宫与修长城的组成还大不相同,修长城处在险恶之地,修长城死的人很多,皆是从各地征召过来的民夫。
而修阿房宫与骊山处在皆是在关中,由犯人,奴隶,组成的百万劳力,死的却很少…他们同归内库。
也就是说,修长城的是百姓,修完了还能回家。嬴政只是他们的陛下。
而修阿房宫的,却都是隶属内库,始皇帝一人之劳力!嬴政不仅是他们的陛下,更是他们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