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的修炼,有一个重要的目的便是把江南以及中原的粮食送到关中如,不然仅凭关中,实在养不起长安作为首都带来的数百万非农业生产人口。
关中即便复苏,也回不到过去的辉煌了。
而且,久居长安虽安,但对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而言,却难以对关外之事快速做出反应。
任何事都慢半拍,这是致命的。便利,
洛阳,杨浪选了位于中原的洛阳!
主要是看中了四通八达的便利,还有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底蕴。
虽然破败了,但可以重建嘛,还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培养熟练工匠……
至于国号,杨浪有自己的考量。
…………
…………
对于洛阳定都,杨浪早有准备,当杨浪领军在运河上击溃蒙古之事,就已经属意周先晟做好准备了。
不仅仅是定都洛阳,山东已经成熟的体制,可以照搬拷贝至各地。
然而登基称帝,定都是件大事。
单是政治班子从胶州搬到洛阳,就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倒腾。
所以,这事绝对不能急。
眼下已经渡过了逐鹿中原与一统华夏的阶段,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为开疆扩土打基础。
两条走廊,河西走廊通西域,辽西走廊通东北。
孟珙正驻扎在河西走廊端口,五六千匹骆驼正从胶州往河西运。
横渡大漠,物资运送离不开骆驼,这些杨浪早就做好了准备。
通往东北地区的辽西走廊已经基本营建完毕。
西北的两条走廊至关重要,但在西南还有两条走廊也不能不去重视。
一条是通往岭南的南岭走廊,宋时便维护的很好,吕文德走的就是这条道。
还有最后一条需要去开辟,后世称之为藏彝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