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微:“没有没有,我就是随口问问。”
他确定楚景真没生气,才快走几步,凑到裴贤身边去。
院子很大,可以轻松容纳下几十人,平民学子虽然不知道大公子的身份,但见裴贤为首的,都对大公子恭敬有加,他们也就不敢放肆。
裴贤在大公子的示意下,上前两步,朗声道:“今日就梅,雪做主题,吟诗一首,谁做的最出彩,我就送出我珍藏的一块好砚,赠与他。”
众人立刻情绪高涨,一块好砚虽然难得,但更吸引大家的还是裴贤那句“最出彩”。
今日在此的学子,哪个不是腹有诗书,但若论诗,谁能在一群人中搏个最出彩,这名声也就传出去了。
明年春闱在即,此时有个好名声,在春闱中的助力是不可小觑的。毕竟主考官,和副主考们在批卷的时候,也会有个偏好不是。
于是,楚景就看到这里有人刚做出一首好诗,那边立刻又有人做出一首更好的诗,正应了那句,一山还比一山高,没有尽头也。
他顿时歇了作诗的心思,没必要以此之短攻彼之长。
院子里,大家好不热闹,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楚景就坐在廊下,静静地看着他们。
那目光中没有跃跃欲试,没有羡慕,只有一种淡淡的欢喜,不像是同龄人,反而像一个睿智的长者在看着小辈。
南华公主就是这个时候瞄到楚景的,没办法,谁让楚景噎了她一次,想不记忆深刻都不行。
她偷偷跑到廊下,对楚景道:“你也是读书人,你怎么不去作诗啊。”
楚景:“因为我作诗不好,就不去献丑了。”
“你又骗人。”南华公主不高兴,“你都进国子监了,怎么可能作诗不好。”
楚景偏头看了她一眼,小朋友脸庞嫩得很,估摸着也就十五六岁的年纪,一双眼睛澄澈明亮,应该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
记忆中那张脸,跟眼前人渐渐重合。
“喂,你怎么不说话啊。”南华公主不满,脸颊气鼓鼓的。
楚景缓缓冷了神色:“在想事情。”
南华公主:“想什么?”
楚景:“一道算学题。”他当即把题说了出来,还说了好几种解题思路。
南华公主:这是什么品种的书呆子。
南华公主没了兴趣,头也不回的走了。
楚景收了声,继续看着院中的学子们。
晌午的时候,裴贤准备了可口的饭食邀请大家享用,但大多数人心都不在吃饭上。他们都在沉思,如何做出一首惊艳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