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阿兄就更好猜了,她阿兄的目光就没离开过少年身上。
综上所述,少年很不错的。
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她都能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分析出来,她可真是个小机灵鬼儿。
今天也是为念念姑娘的智慧惊叹的流泪的一天呢~~~
日头渐渐爬上正空,空气里似乎也染了暖意,楚景后背浸出了汗水,衣服上都晕出痕迹。
一滴汗珠,顺着他的脸颊一路滚落,汇在下颌,似再也坚持不住,滴答一声落下,浸入地毯,没了痕迹。
姜苑问他:“何为中庸?”
楚景答:“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意为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这回答没问题,姜苑却不太满意,点了点桌面:“说你自己的理解。”
楚景:………
楚景沉默。
姜深身体微倾,还没开口,他父亲的目光先扫过来,姜深又站了回去。
前面楚景都答得很好,怎么卡在这儿了。
他都看出来了,这一道题过了,父亲就会收下楚景了。
楚景垂在身侧的拳头握的更紧,舔了舔干裂的唇,终于开口道:“有一户人家想要在屋里凿一扇窗,旁人都劝他莫要如此。然后那户人家的主人沉思一番之后,对众人道,他不凿窗了,他要把屋子都推了,重新修建。然后大家又改口道,你还是凿窗吧。”
楚景抬眸,气势不显,但字正腔圆:“这是我的理解。”
这话透出来的信息量太大,饶是姜深也错眼。
姜苑摸着胡子的手顿住,目光一瞬不瞬注视着楚景,良久,他沉声道:“若吾为之考官,定让你榜上无名。”
别人都想着怎么从中庸里找做人的道理。这小子倒好,看着不声不响,心蔫坏。
但他居然不反感,真是诡异。
大概是终于打破了楚景的表象,看到他真实的内里了。
不过仔细回忆楚景的所为,一切其实有迹可循。
哪个读书人会为了卖碗绿豆汤,还故意捏着嗓子招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