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或者这样说。
只要他家的学生跟着他的儿子,读一辈子的书,那么,她们家一辈子都不用担心吃的了。
至于她们身上穿的东西,她会刺绣会纺纱。
她自己亲手做就行了。
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
想通了这个事儿,王氏就又跟曾阿福两父子,说了一些场面话。
在得知他家的儿子,小小年纪,才10岁而已,就考上了秀才。
王氏当时就惊的目瞪口呆。
哎呦喂,那孩子比他的儿子,还要聪明呢。
想当年自己生的这个儿子,可是十一二岁的时候,才中一个秀才。
20多岁的时候,才中一个举人。
30多岁,快要40岁了,才考上那个进士。做那个比什么东西都要穷的翰林。
想到这些,王氏又想跟曾阿福他们父子两个哭穷了。
曾阿福听到王氏流眼泪,说着自己的内心的酸痛和苦闷。
还有把自己的儿子,培养出来的不易。
曾阿福当时就觉得,自己的头都快大了。
他一开始就得知了,王氏这个人不大好相处。
大家从来没有想过,她是这么的不大好相处的。
如果,她每每遇到一个人,就跟她们说自己曾经的那些经历,那些苦痛,那些酸楚,自己为什么流了那么多泪……
他看在她是徐翰林的面子上,肯定不会说她什么。
但是在人后头了,他肯定会嘀咕的。
而且这个年头,谁愿意听别人说,他们自己的苦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