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当下便任命曹洪,乐进分别领兵两万紧急屯扎了进去,而后自领大军,扼守杞县观望待援。
显然,以四万人形成的战线,就算徐荣再强大,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破。更何况,曹操屯扎在陈留的兵马达到了十万的数量,是以倍数于敌,只所以采取守势,乃是因为如今还不明动静的中牟卫宁中军的动静,亲自固守在杞县将会有效的观察卫宁的动静从而尽快的反应过来。
五日后,徐荣前锋大军两万兵马已经逼近了尉氏,曹洪胆略过人,趁着河东军初到,连夜领兵出战,河东军小败一场退后十里安营扎寨。而后,大战复起,尉氏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但在曹洪的守护下,尉氏得不保不失,河东军无法推进,只能等候徐荣中军到来。
曹洪见城外河东军防备严密也终于熄了再度偷袭的想法,从而召集全县百姓加固修理城池,随时监视河东军的动向。
随后,曹洪在河东军中埋伏的细作得知徐荣中军正在赶来,吃于压力,曹洪又急忙派遣人马向后方曹操中军处请求援兵,以为后援。
但是,就在曹洪等待援军的时候,本应该是向尉氏出击的徐荣中军,却陡然出现在了南方的雎县外。
一直观察西北尉氏作战的乐进,在徐荣突然杀到城下的时候也显得有些措手不及,都不知道徐荣是怎样绕过曹洪的耳目抵达这里。
乐进在曹军中也算是一个统兵严谨的大将,但毕竟是突然袭击,在三万河东军强攻下,立刻陷入了下风。
就在这个时候,后方突然杀出一彪兵马,赫然是本应该去援救曹洪的曹操大军。
里应外合之下,徐荣中军功亏一篑,终于退兵返回。
当曹洪请求援兵的时候,曹操本来也是要出兵西进,但是却是荀攸看到其中的破绽之处,并且直指徐荣的真正的目的地并非尉氏,而是雎县。
荀攸献计,以瞒乐进,稳曹洪为饵,诈以援军增援,中途转道南下直扑雎县。
这才有徐荣一败。
徐荣大军两番为曹军所阻,大军锐气尽丧,不得已只能以兵马围堵两城,开始了攻城大战。
但是两城互为犄角,防御带是早前和卫宁对峙的时候就布置下来的。经过大小两场失败,兵马折损不少,徐荣可用之兵也不过只得四万人而已,勉强和对方持平。
而且对方分作两城,互相支援,距离不大。攻打城池如果没有一倍以上的军力想要强行破城无疑是不可能的,而假若要集中力量突破一点,另外一座城池就会在后面发动致命的攻击。
徐荣因为一开始的奇袭失败,反而落入了窘境,从他坐稳河东军第一主帅的位子开始,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尝到这样的失败了吧。
不过,徐荣并没有灰心丧气,他真正的目标也并非是要攻破雎县,尉氏,不过是为了牵制住曹操的注意力,完成徐晃的中间切入而已。
现在既然将乐进和曹洪四万大军,还有一万曹操的增援兵马拖在了这条战线上,任务已经完成了相当大的部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