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煖有些明白曹老板当初杀杨修的心情了。
以杨修的才能,在人才云集的曹操阵营里也是拔尖角色。
杨修一直做大汉丞相府的主薄,也就是负责管理丞相府文书的官员,相当于如今的xxx总理秘书。
在一代枭雄曹操手下做到这个官位,能力不出众是不可能的。
当时曹操军国多事,杨修负责内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世说新语·捷悟篇》还记载了四则杨修展才之事,他的才华曹操亦曾自叹不如。
但是,这货却是个天生的段子手。
他最为出格的,不是喜欢在家人亲戚朋友同僚面前秀智商,而是居然喜欢在智商上碾压领导。只能说是。
曹操在大门里写个“活”字,工匠们不懂向你请教,你并没有一定要回答的道理,何必于去揭穿曹操的把戏?
曹操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大字,你管他什么意思,何至于直接就拿过来分给大家吃呢?吃完了还振振有词,说上面写的是“一人一口酥”,这种行为的目的又是什么?
曹操怕有人暗害他,谎称会“梦中杀人”,你偏偏要揭穿,你这时候又是在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诉求呢?
领导喜欢秀智商,你让他秀就是了,你非要揭穿他,敢情你觉得自己是正义的化身?一定要严厉打击领导智商的优越性?细究下来,只怕也不是。你戏这么多,其实无非就是要告诉大家:快看!老子实在是太、聪、明、了!
庞煖在初中时候,语文考试做一篇名叫《杨修之死》的阅读理解。
考试结束后讲卷子,曾经给过一个标准答案:曹操这是嫉贤妒能,嫉妒杨修比他聪明。
当时庞煖也觉得:曹操这个人,真是鼠肚鸡肠啊!
直到辍学,离开孤儿院,开始四处打工。才慢慢咀嚼出不对味来:杨修这个人,实在是太么无(嘴)聊(贱)透顶了。
于是直到“鸡肋”事件,曹操终于忍无可忍,处理了杨修。而且,理由还正大光明:军队还在打仗,你就开始收拾行李,并四处散播即将撤兵的消息!
这种行为,上司哪怕就是跟你没有过节,也会杀之。
杨修的死,就是被他的性格和聪明给害了。
庞煖看着一旁讲的眉飞色舞的张松和听得津津有味的张鲁。
希望这两位不要重蹈“鸡肋”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