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松提的问题,一下子就切中策略的要害————和的最大不同:人口承载力的天差地别。
能够一下子找到问题的核心要害,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能力。
五斗米道三代天师张鲁就没有这样的能力。
庞煖下面,将马缰给边上的士兵,一边走一边和张松说道:“首先,荒野之中,鸟兽鱼虫,野果植被,数量是有限的。。”
“然而,天下之大,山泽湖泊之广。万物生长,果桑繁茂,鸟兽虫鱼之多,相较于流民数量,可以称之为了。”张松想了想,回答道。
庞煖看了看张松,本来想说一番话,但是又咽了回去。
张松的问题,也是后世很多人对野生环境理解的盲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实际上呢?当然不是。
野外环境的人口承载力非常的低,很可能出现好几十亩地养不活一个人的情况。
这也是为什么在进入农耕文明之前,全球人口非常非常的少,整个地球上活着的人类不过在百万这个数量级上。
进入农耕文明,全球人口轻松破亿。
进入工业化农业时代,全球人口眼看着就要破百亿了。
这就是人类社会的三个极其重要的阶段:采集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
三个文明阶段的人口承载力是天差地别的。
采集社会依靠直接收集自然资源,根本就养活不了几个人。
在采集社会中,消耗在采集上面的体力占比还非常的高,也就是说吃下肚子的食物比干农活的效率低了不少。
这些内容,对于张松这个时代的人太过超前了。
庞煖决定还是从比较容易理解的部分入手,徐徐渐进。
张松突然怕了一下脑门,发出刺耳噪音般的惊呼。
“将军,我想到了。我想到了!”
庞煖不解的看向张松,自己什么都还没讲呢。
“某结合这些年四处逃荒的经历,想到为什么饥民猎杀鸟兽鱼虫,采集野果蔬食了!”张松激动过度,整个人如同一个发情期乱窜的大老鼠。
这个家伙的颜值,真是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