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没什么可是的,执行命令。”
言毕,李元一摆袍袖,离开了现场。京兆尹衙门的官人儿见状。紧紧跟随,走了个干干净净。
功夫不大,此地就只剩下崔耕等人,长安县的官人儿,以及殿中侍御史王元琰了。
王元琰倒背着手,面色肃然,叮嘱道:“王县令,这柳剑川的案子关系重大,你可得加紧办啊!”
“下官明白,一定一定。”
其实王大年的品阶比王元琰要高,但御史清贵,位卑而权重。品阶想差不大的情况下,王大年还是要自称下官。
王元琰又叮嘱道:“不仅要加紧办,还要用心办。不紧要公事公办,还要看在咱们俩以往交情的份儿上,当成自己的事儿办。”
扑哧~~
凌十三闻听此言,忍不住乐出声来,道:“王元琰,你在越王千岁面前,装什么大瓣蒜啊?该不会……你根本就不认识这位王县令吧?”
“不,不,不。”王元琰连连摇头,道:“本官和王县令熟得很,感情好得好呢,说是有过命的交情也不为过。”
王大年也作证道:“确实如此,我们俩好的像是一般。只是身为朝廷,拜把子不大合适,才一直没结拜。”
崔耕也懒得管王元琰和王大年之间的破事儿,道:“行吧,那柳剑川的案子,就拜托二位了。你们用心办案,案子破了之后,本王定当不吝封赏。”
“是。”王元琰和王大年齐齐应道。
……
接下来的几天里,王元琰和王大年都够卖力气的,使劲浑身解术,查柳剑川的案子。
不过可惜了,人力有时而穷,什么都没查出来。
这一日,崔耕正在家中闲坐,宋根海来报:“尚书左丞,严挺之求见。”
“谁?严挺之?”崔耕暗暗奇怪,道:“这人自命清高得很,来拜见本王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