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问题来了,崔耕若是拨出一块土地,让高昌人重新立国。这些人还有现在的权势吗?当然没有。
复国之志遇到荣华富贵,顿时变得不堪一击。
崔耕轻托着下巴,道:“这个……不好吧?本王当初答应了帮高昌复国的,怎好食言而肥?”
孙宁当时就急了,道:“可这是我等共同的要求,咱们协商一致,怎能算食言而肥呢?”
“孙将军别着急嘛。你们跟了本王那么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的荣华富贵是你们应得的,本王断然不会夺走。不过,你们说协商一致就是协商一致了?世人恐怕还会以为本王仗势欺人,殊为不美。我要想一条两全其美之计。”
“这种事儿还有两全其美之计?”孙宁瞪大了眼睛,满脸的大惑不解之色。
李泌却已经听得不耐烦了,插话道:“高昌的事暂且放一放。敢问王上,如今李隆基招天下各国会盟长安,要商量着对付咱们。咱们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哦?你有什么想法?”
“微臣只是有一点浅见:各国路途遥远,没那么快达成盟约。咱们可以先发制人:西域的兵马进攻黠戛斯人。岭南道、剑南道、安南都护府的兵马进攻南诏。然后再派契丹、室韦、渤海都督府、新罗联合出兵,震慑大唐。”
崔耕摇头道:“不妥,兵凶战危,谁敢说必胜。我军全部胜利了,才能震慑敌人不敢轻举妄动。我军只要有一场失败,反而会使敌人意识到我军不过如此,越发斗志昂扬。再说了,本王的手下,实在不忍粘上大唐之血。”
“那怎么办?咱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当然也不是坐以待毙。”崔耕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道:“本王认为,只要我宣布并无吞并天下之意,各国这场联盟必定不攻自破。”
“我……”
李泌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儿,道:“您这话说得轻巧,您说自己不想混一天下,别人能信吗?”
“空口白话地一说,别人当然不信。不过,本王做了一件事后,他们就将必信无疑。”
“到底什么事?”
只是这次,崔耕就不正面回答了。他站起来,宣布道:“李泌,拟旨。”
“是。”
然后,崔耕连下了三道旨意。
其一,自己准备于天宝九年八月初九,在木鹿城举行登基大典,西域诸国贵人必须参与,天下诸国可遣使观礼。
其二,封麴云仙为高昌王,命崔琼速来木鹿城,和高昌女王成亲。
其三,下明诏,宣布自己绝无统一天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