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么,你拒绝受降,那不就是向天下人表明,要对对方斩尽杀绝了吗?对方不但获得了大义,其士兵死中求活也士气大增,变成了哀兵。
再说了,契丹李娑固现在可是有着幽州城几十万百姓做人质呢。崔耕要是坚决不允许他投降,李娑固若狗急跳墙之下,搞起了大屠杀,这笔血债崔耕起码要背一半。
权衡了许久之后,崔耕宣布退军二十里,同意契丹军的投降。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要知道二十年前的契丹之乱,不知多少人经历过。大唐朝廷损兵折将数十万,战死了军神王孝杰,才把这场叛乱平定下去。
就这,还是只得了面子,没得里子大周对契丹仍旧只是羁縻,没有将其改土归流。就是被契丹人抢走的金银财宝,都落到了突厥人的手里。
可是现在,崔耕出兵半个月,伤亡不过千人。就彻底把契丹之乱平定了,这武功也太显赫了吧?越王也太能人所不能了吧?
……
……
洛阳城,皇宫。
李隆基祭天回来,没有返回长安,就在此暂住,密切关注着前方的战况。
得知契丹乱平的消息后,一口老血好悬没喷出来,赶紧召集诸位宰相议事。
张说、姚崇、宋、魏知古、张九龄,这几位当然知道李隆基为什么招他们来。
一个个低下头去,不发一言。
啪!
李隆基重重地将手拍在几案上,道:“好么,崔耕半个月就平了契丹之乱,再半个月呢?岂不是能灭了渤海国了?再再半个月呢?高句丽?还是突厥?恐怕过不了一年,朕的大唐江山,就要易主了!诸位爱卿都是一时之选,不知何以教我?”
“……”类似的斥责,在崔耕推测契丹生乱的时候,已经发生过一次了,这次诸宰相更加感到惭愧,没人敢接茬。
李隆基见状更加愤怒,伸手一指,道:“当初封崔耕为安东都护府大都督的主意,是你魏知古出的!现在到底该怎么办?魏知古,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