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紫云街上,殿中侍御史邓光宾和苏礼冲突的目击证人。你看见了吗?”
“没看见啊。再说了,就算我看见了,我敢说吗?神仙打架,咱们一帮小鬼搀和个啥?”
……
百姓们议论纷纷,却没有人站出来作证。
李旦笑吟吟地道:“崔爱卿,你以断案之能闻名天下,人称崔青天。朕今日一见,人有失手,马有漏题,你的断案之能也有不准的时候呢。”
“呃……”崔耕无言以对。
李旦道:“既然没有人出来作证,崔相也就莫再不依不饶的了。还按朕刚才的处置如何?至于邓御史那边……想来他会识大体的。”
按说李旦这么做,足够称得上仁至义尽了。
但崔耕不甘心啊!
别看名面上这次是邓光宾吃了小亏,但那是在自己堂堂宰相当场弹劾的情况下。甚至这次不能说邓光宾虽败犹荣,得说是人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先打了自己的亲戚,再接着踩自己往上爬,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然了,话说回来,自己现在已经不占理了,又能有什么机会翻盘呢?
崔耕一阵为难。
李旦却再次催促道:“怎么样?崔相想好了没有?”
“我,我要作证!”正在崔耕为难之际,忽然城下有人高声喝道。
谁?是谁在仗义执言?”
崔耕心中大喜,往城楼下看去,却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穿着朴素,身材矮小,相貌普通,自己完全不认识。
李旦命人将他带上玄武门。问道:“你家住哪里,姓字名谁?紫云街上发生之事,你都看在眼里了?”
“启禀陛下,小人叫阎云,就住在紫云街旁边的云林坊中。当时正好赶上小的出门,将在场的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哦?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时邓光宾的仪仗到了紫云街,行人纷纷闪避,包括那个苏大郎苏礼。”
刘幽求斥道:“胡说!你一个贩夫走卒之人,怎么能和苏大郎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