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么,她现在已经有两个夫君遭了横死了。若是嫁入吐蕃后,小赞普有个三长两短的,自己还能活吗?
当然了,尽管心里是这么想的,嘴里他可不会这么说。
论弥撒道:“外臣以为,文成公主乃任城王李道宗之女,嫁我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任城王乃大唐太宗皇帝的同辈之人,而如今我吐蕃的小赞普尺带珠丹乃松赞干布的重孙,而太平公主却是太宗皇帝之孙女。辈份不对,与礼不合,所以不应让太平公主和亲。”
擦!
与礼不合?你们吐蕃蛮子也配跟我们大唐讲礼?
李旦直气的一阵蛋疼,偏生还无法反驳,只得道:“但我大唐并无合适辈份的公主出嫁,如之奈何?”
论弥撒想起了崔的提议,道:“无妨,大唐没有合适的公主,我们吐蕃有。”
“什么意思?”
“我吐蕃有长公主赤丽玛莲,年方十八,温柔贤淑,可配大唐亲王。”
李显微微一愣神儿,道:“这也行?”
论弥撒反问道:“怎么不行?大唐公主可嫁吐蕃赞普,吐蕃公主当然也可嫁大唐亲王。”
其实这里面,还是有小小的区别的。
莫觉得大唐两汉和亲是屈辱,一般来讲,两国和亲,嫁出公主这方面,地位要稍高一些。
比如大唐就经常把宗室女封为公主,嫁给周边藩国之主,借以羁縻,能说大唐怕了他们吗?吐蕃也经常把自己的公主嫁给泥婆罗、小勃律、吐谷浑等属国的国主,借机控制其国的朝政。
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要根据各种实际情况来看,娶他国公主也谈不上什么屈辱。
在大唐的思维定势里,一直是本国公主出嫁,从未想到往国内娶公主。现在李显这么一琢磨,娶个吐蕃公主来,也不是不行。
他问道:“那为何不是让你们吐蕃公主嫁给朕,而是嫁给大唐亲王?”
论弥撒苦笑道:“我吐蕃只有这么一个公主尚未出嫁,却是与陛下的辈份不合。”
其实这种和亲的事儿,根本就不在乎辈份的。但他之前拿了辈份说事儿,现在就不可能不考虑这个问题。
顿了顿,论弥撒补充道:“我吐蕃愿意与大唐修好,却不是怕了大唐。陛下选的亲王必须足够尊贵,最好是您的亲生之子。”
“这样啊……”
论弥撒的要求倒是不过分,但是,李显可是真为难了。无它,自己现在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李重福,一个是李重茂。
该让哪个娶吐蕃的公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