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日后,长安东市,张家琉璃坊前。
男女老幼,摩肩擦踵,把张家琉璃坊的门口,堵了个针扎不透、水泄不通。
不怪百姓们如此激动,实在是王元宝受崔耕之命,宣传工作做的太好了。
首先,他提前宣布了一百文钱一只琉璃碗的消息,不少人要贪这个便宜。
其次,王元宝会搞花样。不仅贴出了那副不成对联的对联,还每日派人在长安各坊敲锣打鼓地宣扬。
最后,也就是最关键的,他在报纸上花大价钱,做个整版的广告。
原来大周有两个报纸,一个是《大周皇家报》,一个是《神都时报》,现在又多了个《长安时报》。王元宝同时在《神都时报》和《长安时报》上连打七天广告,算是非常的大手笔了。
所以,没听说过这事儿的长安百姓几乎没有,大多数洛阳百姓也得知了此事,前来碰碰运气。有那机灵的,甚至准备做回“黄牛”。
幸亏长安城内,与杨家合作的琉璃坊不仅仅张家琉璃坊这么一家,而是大大小小几十家,要不然非得造成踩踏事故不可。
然而,人来了这么多,谁能买到便宜的琉璃器皿呢?
张家琉璃坊挨个送号,到时候抽签,抽到谁,谁就能买到便宜的琉璃器皿。大家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人们倒也不拼命往前挤。
眨眼间,辰时就到了。
这家店虽是张永仙的,却是经过商量,由王元宝亲自坐镇。
王元宝一使眼色,道:“开门!”
“开门喽~~”
在伙计洪亮的呐喊声中,门闩被取下,“吱扭”一声,店门大开。王元宝抖擞精神,手持着一个装满了签子的篮子,来到了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