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记事珠、游仙枕、辟寒犀、警恶刀、照病镜、清亮扇这些宝物,功能颇多夸张之处,根本就不大可能仿制。
也就是夜明杖、占雨石、马鞍玉、自暖杯才有可能是真正的人造宝物,与传言相符。
怎么崔耕不仿造别的宝物,偏偏仿造清凉扇呢?洒上清水,就有宝扇生风?那怎么可能?
其实,崔耕决定造清亮扇,当然是有原因的。
在历史记载中,在李隆基当政的开元年间,王元宝成为了长安首富。
据说,王元宝有一样宝扇,名曰清凉扇,洒上水之后,飒然生风。
李隆基召见王元宝,命他拿出清凉扇来给自己一观。
最后,李隆基叹道:“此龙皮扇也”,将宝扇还给了王元宝。
崔耕自从和王元宝结交后,一直在想,这个龙皮扇到底是什么原理呢?然而,洒水就能出凉风,这在后世科技昌明的时代都没办法解决。难不成,这真是什么龙皮制出来的扇子?
后来,终于有一天,崔耕豁然开朗。所谓龙者“能大能小,能藏能隐,可动于九天之上,可藏于九天之下”。
李隆基这么说,是不是意味着,所谓“清凉扇”根本不存在?
嗯,很有道理。要不然,以李隆基的尿性,得了这等堪比后世空调的好物,焉肯又还给王元宝?要知道,这位可是连儿子的老婆都抢的主儿。
不过,这些天的思考,崔耕也没白浪费时间。至少,他想出了一个替代品。
这才有了崔耕当初问杨崇仁那句:“再比如清凉扇,撒上清水就能飒然生风。我若是找来一把扇子,点上一把火,也能生风呢?不知行不行?”
幸亏崔耕发明了此物,要不然,李隆基和郑云都拿出了大唐十大宝物之一,他可就抓瞎了。
“来人,把本王所制的清凉扇,抬上来!”
“喏!”
封常清、宋根海、剧士开、黄有为一声答应,抬着一个物事抬进了大厅。
必须得抬,此物不仅重量不轻,而且体积着实不小。准确地说,这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大木头箱子,只有一个不大的口子冲着外面,里面黑洞洞的,看不清有什么东西。
杨崇仁道:“这……这是清凉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