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相再告诉你,是五万两左右。你摸着良心说说,若是假以时日,比如三个月,聚丰隆能不能凑出十六万两黄金来?”
“应该……可以吧。”
“着啊,朝廷办不到的事,聚丰隆能办到,这难道是什么好事?所以,拆分聚丰隆,不仅是朝廷之幸事,天下之幸事,更是聚丰隆之幸事,曹天焦之幸事!另外,既然你崔奉宸得称曹天焦一声老伯,这事儿对你来说,也是一大幸事!”
言毕,袁术己再次摆出了那副“我是为了你好”的表情。
崔耕直气的肝儿颤,道:“聚丰隆就是有钱而已,无兵无勇,难不成还能造反吗?袁相所言,太过无稽。”
袁恕己眉毛一挑,道:“不错,聚丰隆是是不可能造反。可谁叫你崔奉宸得称曹天焦一声伯父呢?”
“关我啥事儿?”
袁恕己不紧不慢,胸有成竹地道:“崔奉宸这么说,可就是明知故问了。你和太子交好人尽皆知,聚丰隆的财再加上太子的势,能做的事儿,可就太多了。难不成,朝廷不该防患于未燃?”
武三思插话道:“前不久,陛下准备任命天官(吏部)侍郎姚元崇为秋官(兵部)尚书。姚元崇认为自己曾任过相王属官,掌了兵权,恐对相王不利,坚辞不就。崔奉宸,你可要见贤思齐,莫让天下人失望啊!”
“这……”
崔耕万万没想到,袁术己和武三思一唱一和间,把拆分聚丰隆和皇位归属联系起来了。凡是事关皇位之争,自古以来,就是有杀错没放过,这回可是麻烦大了。
崔耕想了一下,转移话题道:“启奏陛下,是否拆分聚丰隆,微臣有瓜田李下之嫌,不敢置喙。但,若是聚丰隆内果然在三日内筹集了十六两黄金献与朝廷,是否依旧要拆分呢?”
武则天道:“如果聚丰隆果然三天内,换给朝廷十六万两黄金,就说明聚丰隆对朝廷忠心耿耿,不拆分也不是不行。但是,朝廷必须在聚丰隆内参上一股,监督聚丰隆内大笔钱财的动向。”
关于这点,崔耕倒是没什么意见。毕竟,就算到了后世的现代社会,对于类似聚丰隆的庞然大物,国家也得进行严厉的监管,这是题中应有之义。
另外,自己在位的时候,还能保住聚丰隆不必其他势力染指。但人生哪有一帆风顺的?武则天还经历了几次废后之忧呢。
若自己倒了霉,聚丰隆这么大买卖,还不得被其他势力吃干抹尽?有朝廷的股份在,起码是个大大的缓冲。毕竟这是公事,朝廷的吃相不会太难看。
崔耕眼珠一转,道:“关于朝廷参股聚丰隆之事,微臣有几个浅见,不知陛下想不想听。”
“崔爱卿请讲。”
“其一,未免官员中饱私囊,微臣建议朝廷派往聚丰隆的官员,三年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