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藏用也明白秦雨儿的事儿功劳不大,说白了,这是人家夫妻内部的小矛盾而已。
他再次沉吟道:“没有了,不过……在下想,如果崔著作能放了我,对您自己也是大有好处的。”
“哦?此言怎讲?”
“崔著作请想啊,庐陵王遇刺案,闹得沸沸扬扬,却连一个人犯都没抓着,而在下又被您关起来了。会不会有人认为……崔著作您是想用我的口供,掀起一场惊天大案呢?别人也就罢了,关键是张氏兄弟怎么想。别忘了,现在正是庐陵王能否上位的关键时刻!”
“有道理!”
崔耕还真被卢藏用说服了,卢藏用留在自己这,难免会让二张胡思乱想,进而怀疑庐陵王对他们的真正态度。
而把卢藏用放了呢?就是对二张的一个大大的示好了。当然了,自己示好没用,甚至可能被二张理解为示弱,适得其反。现在真正应该对二张示好的,应该是……庐陵王!
李显听完了崔耕的谋划之后,有些迟疑道:“这是不是太委屈崔著作了?”
崔耕慷慨陈词道:“只要王爷能得登大宝,微臣纵是粉身碎骨尚且不辞,更何况是小小的委屈呢?另外,还有最关键的……”
“什么?”
崔耕意味深长地道:“咱们演这么一出苦肉计,说不定就能钓上来一条大鱼被!”
接下来的几天里,杨州城内开始流转了一个消息:崔耕对卢藏用恨之入骨,施以非刑。
庐陵王大有仁君之风,知道此事之后,当面训斥了崔耕。崔耕不服,自恃有功,和庐陵王当面争吵。
但他回去之后,冷风一吹,就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亲自去向庐陵王李显负荆请罪。
李显表示,让孤王原谅你也行,只要把卢藏用押解进京,交与有司处理也就是了。
崔耕无奈之下,也只得答应。
这个消息一出,百姓们议论纷纷,有说崔耕和庐陵王经此一事,之间会产生巨大裂痕的。有人说,庐陵王做得对,崔耕太过恃功而骄,是该略施薄惩的。还有人说,庐陵王表面上是秉公执法,实际是在向二张示好。不似明君之相。
但不过怎么议论吧,这件事最重大的后果很快就显现了。
这一日,李显将崔耕叫到了自己的客厅内,将一份公文递了过来,高兴地道:“崔著作,你看看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