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后的骑兵们马上就钢刀出鞘,大叫了一声,道:“杀!”
郭恪所部都是跟着郭恪在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前些日子还在赵州与突厥二十万大军血战,以微弱兵力挡住了突厥大军的攻城。
这一声喊,不单单是整齐划一,更有一股视死如归的杀气!
来俊臣自然知道硬碰硬,他占不到郭恪的便宜,反而还要吃亏。他琢磨了一下,很快展颜一笑,道:“既然伏远侯有意,那把崔耕暂时交与你又如何?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下官告辞了!”
说完了,翻身上马,带着几个伴当远去,郑见势不妙,也紧紧跟上。
武懿宗三角眼乱转,冲着郭恪一抱拳,道:“本王两不相帮,以后崔耕的案子,我不管了!”
言毕,也带着部分人远去。
唯独留下定州刺史孙彦高,尴尬地杵在原地,最后干笑一声,道:“如果伏远侯没什么吩咐的话,下官告退?”
“孙刺史请便!”郭恪对他就没那么客气了,耸耸肩,说道:“另外,本侯劝你一句,这摊浑水,你姓孙的搀和不起。”
“下官不敢,下官不敢!”
孙彦高灰溜溜地带着大队人马远去。
郭恪一使眼色,手下四名军士就将崔耕的绑绳松开,纷纷致歉道:“崔长史,对不住了哈!”
“无妨,无妨!”
崔耕来到郭恪的近前,竖起了大拇哥道:“行啊,连武懿宗和来俊臣都要卖你三分面,郭兄威武!”
郭恪淡然道:“武懿宗怕的是朝中众多的达官贵戚,本侯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
崔耕道:“此地并非讲话之所,要不兄长随小弟移驾黄城村,我们坐下详聊?”
郭恪道:“这个自然,走,我与二郎徒步进村。”
手挽着手,哥俩一起进了城。
……
……
黄城村内,博陵崔氏的年轻子弟们,都对眼前这位新鲜出炉的伏远侯极为热情和倍感兴趣。
酒席宴间,甚至有不少崔氏族人开始打探起赵州一战的细节来。
郭恪对于自己这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自然也是极为自豪的,难得的一改往日的铁皮脸本色,口若悬河,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