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连连摇头,道:“客官说的那个是以前的老黄历,现如今市面上鸡蛋的价钱可是变啦,鸡蛋比以前便宜了三成,鸭蛋的价钱只便宜了一成。这么里外里,还不定用鸡蛋划算,还是鸭蛋划算哩!”
中年人更奇怪了,从腰间的褡裢中掏出来五枚开元通宝,放到了桌子上,道:“掌柜的,跟你打听个事儿,也不耽误你时间,一会儿酒菜照付,这五文钱是给你的辛苦钱!”
“啊?这是赏我的?”现如今五枚开元通宝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掌柜的老脸笑开花,赶紧将五枚大钱揣进了怀里,乐颠颠道:“谢贵客赏,说吧,您想打听啥?”
中年人道:“劳烦掌柜的跟我仔细说说,为啥这定州境内的粮价越来越高,反倒是鸡蛋的价格还往下跌了呢?”
“哈哈,老汉一猜贵客你就想问这个。得,这事儿吧,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那天中午啊,咱们东亭庄上来了两个挑着担子的小伙子,你猜这俩小伙儿的筐子里都挑了些什么?这一筐都挑着鲜鸡蛋,一筐挑着咸鸡蛋。好家伙,这鸡蛋的个头都有鸭蛋那么大,而且这价钱居然还是往常的七成,啧啧,那一天可在咱们东亭庄上闹出不小的动静呢……”
当时,这两个小伙子挑来的鸡蛋个头如此之大,价格却又如此的便宜,自然引来东亭庄的百姓们竞相围观。就连在家中纳鞋底的老太太,都颤颤巍巍都过来看热闹。
东亭庄的百姓一开始自然是将信将疑,毕竟这几个月以来,定州境内的粮价都在疯涨,哪里还会有人这时候把精贵的鸡蛋,挑来贱价卖?这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后来,那两个小伙子干脆免费相送,将挑来的四筐鸡蛋,统统送完。
两个小伙儿送完鸡蛋后,让大家伙拿回家尝尝,他们明天还会挑鸡蛋过来。
东亭庄的百姓纷纷拿了鸡蛋回去试吃,发现这些鸡蛋不但一点毛病都没有,而且比普通的鸡蛋要好吃一些。
鲜鸡蛋还算看不出优劣来,但咸鸡蛋就非常明显了蛋黄呈暗金色,油汪汪香喷喷,远超同侪。
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免费分到鸡蛋的百姓,自然是觉着捡了大便宜。
第二天,两个小伙子又如约而至。
同样的,各挑了两筐鸡蛋,鸡蛋的个头仍旧是饱满硕大,而且还是以原价七成来售卖。
有了昨日的便宜和试吃,百姓们哪里还有时间质疑猜测?自然纷纷踊跃购买,很快,这些鸡蛋就被哄抢一空,全部售磬。
第三日,两个小伙子又挑着几天来。
他们连着来了五天,真正地在东亭庄上立下了信誉。
不过第六天,两个小伙子再过来东亭庄的时候,就没有见他们挑着四筐鸡蛋了。
他们通过这几天在东亭庄的熟稔之后,跟庄子上专门卖鸡蛋的陈七郎达成了协议,从今往后,他们以行情价的六折长期供应鸡蛋给陈七郎。然后呢,陈七郎再由以七折的价格卖给庄子上的百姓,争取差价。
正因为外面的鸡蛋源源不断地供应到了东亭庄上,自然而然地,以前还挺稀罕的鸡蛋,从原先居高不下的价格,也缓缓跌落了下来。久而久之,鸡蛋的价格在市面上,竟不如鸭蛋了。要知道,以前都是鸭蛋贱,鸡蛋贵的。
……
“原来如此啊!”中年客人听完掌柜的讲完,若有所思。
掌柜则是羡慕嫉妒恨地嘀咕道:“奶奶的,这陈七郎坐在家中便就净收一成的差价,也不知是陈家哪个祖坟冒了青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