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数钱数到手抽筋?那就借二郎吉言了。”
林知祥随口应了一句,很显然有些言不由衷。本来嘛,一个利润有限的毡帽买卖,而且还要三家人合伙开,这能有什么赚头?只当是捧个人场,凑个乐子吧!
随后崔耕在兴头上,又拉着两人商量了下这帽子工坊的细节,最后决定三家各出五千贯本钱,待崔耕在扬州站稳脚跟之后,张林两家就安排人北上,将这帽子工坊开起来。
谈完了事情,张元昌和林知祥才以天色不早为由,告辞离去。
……
待他们离去后,封常清才偷偷把一封信交到了崔耕的手中,低声道:“这是刘县令临走前,让俺交给您的,说是莫要让别人看见。”
如今海阔天空啥事儿都解决了,刘幽求还有什么事儿搞得这么神秘?
他打开这封信,自顾看了起来。
信上说,此番不仅他刘幽求迁往长安升任大理寺正一职,卢雄也不再担任潮州司马,而是要去长安出任太常丞。
太常丞权力不大,不过刘幽求在信中说,这只是个过度。卢雄是上官婉儿的姐夫,日后定当大用。并劝崔耕日后还是要和卢雄多加走动。
信写到这儿,倒也没什么,崔耕只当是刘幽求善意的提醒。再者说了,他跟卢雄还是蛮感激的,若非卢雄这层误打误撞的关系在,他兴许还要受制于来俊臣,整日担心对方的迫害。
但信中接下来的几句暗示,崔耕就有些傻眼了。
在信中刘幽求又说,他发现卢雄自打膝下独女卢丽华去世之后,一直郁郁寡欢,也就是看到崔耕以后,脸上才有点笑容。所以刘幽求提议崔耕,是不是能考虑一下,将卢、崔两家的关系更进一步?
如今卢丽华过世之后,两家自然不能再继续谈婚论嫁了,关系更进一步总不能和卢雄磕头拜把子吧?
因此,刘幽求在信中的提议是你看,卢雄如今膝下无子又无女,不如你崔二郎拜卢雄为义父吧!
……
没错,刘幽求信中之意就是要让崔二郎,拜卢雄为义父!!!
崔耕顿时炸毛了!
刘幽求啊刘幽求,你当初为了结好卢雄,攀附上官婉儿,擅作主张替我联姻卢家,现在卢家小娘子不在了,你又让哥们去认卢雄当义父。我擦,你个趋炎附势的混账,卖了小哥当了大理正,还不满足?还想再卖一次?
怨念,满满的怨念缠绕在崔耕内心,如果刘幽求站在跟前,崔耕敢保证挠得这厮连他妈都认不出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