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要!”
曹月婵急的跺脚,又将剪刀重新拿了起来,羞愤道:“爹,您要是再说这事儿,女儿可就真剪下去了。总而言之,总而言之……这两年,女儿要好好地经营聚丰隆,不考虑别的!”
见女儿如此态度坚决,老曹真是没辙儿了,只得幽幽一叹,道:“我的傻闺女,两年?恐怕过不了一年,想嫁给崔二郎的女子都能绕清源城排两圈,还能轮的上你?唉,我这当爹的算是尽力了,儿孙自有儿孙服,管不了那么多喽!”
……
另一边,醉仙居内,刘幽求也在为崔耕的婚事尽心尽力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刘县令把酒杯放下,笑意吟吟道:“怎么样?崔御史考虑清楚没有?若是没什么合适的,不如就把这事儿交给本官去办?”
曹月婵不乐意,强扭的瓜不甜。至于公孙幼娘,人家远在长安不说,还是个歌姬,这身份上就更加不靠谱了。
崔耕见着刘幽求这么热心,貌似他俩的交情还没到这么上杆子帮忙张罗婚事的份儿上啊,他不免问道:“刘县令这么费心地帮我张罗这事儿,真不怕引火烧身,遭了武三忠的报复?”
“怕甚?本县帮你张罗的这户人家,他可不是一般人,那是……”
笃笃笃~~
正在这时,忽然传来了阵阵敲门声。
县尉严武抢先一步开门,打开门一看,是个相熟的衙役,问道:“孙七郎,有事儿吗?”
“县尉大人还请借一步说话。”
二人出去,咬了一会儿耳朵,严武又回来了,向大家宣布了一个消息。
清源山上有个莲花寺,原来香火非常一般。
后来寺里出了个小神童,小小年纪不仅熟读经书,还擅长唱曲儿,人们都以为是佛祖显灵,庙里的香火才渐渐旺盛。
这个小和尚叫慧明,今年十二了,听说崔御史大驾光临醉仙居,就想来给崔御史献上一曲,表达敬意。
这什么跟什么啊?神通小和尚要给我献小曲儿?立时把崔耕搞懵了。
倒是刘幽求鸡贼,当即明白过来对方的意图,嗤笑道:“恐怕表达敬意是假,借着崔御史扬名是真吧?那小和尚莫不是想要得崔御史一赞,借此扬名岭南?”
说到这儿,刘幽求顿了顿,见崔耕并无反感之色,又道:“不过莲花寺毕竟是我们武荣地界儿的名刹,若是真扬了名,对咱们武荣县也是一件好事,要不,崔长史就给本县个面子,见他一见?”
崔耕对此是无可无不可,点头允了。
不消一会儿,慧明被带了上来,小家伙粉琢玉砌,眼睛明亮,齿薄唇红,跟庙里的金童似的,令人一见就心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