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朝廷越发看重泉州府了,这新县也即将进入朝廷将来的大规划里。
在这种新县干上一任县令,刘县令相信,自己的仕途将会迎来春天!
激动!
刘县令已经难掩住心中的激动,就差猛地站起,高举右臂大呼:我我我,让我刘某人来当这个新县的县令吧!
至于崔耕和陈子昂,也是面有波澜,不过却是高兴不起来。
很明显嘛,今天宋长史来宣布这个消息,又将莆田刘县令一起叫过来,而且之前也说了,以后不会派人来出任清源县令了,这已经说明,合兵之后的新县县令人选,八九不离十,就是姓刘的了!
对于出身清源县衙的两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尤其是崔耕,刚到清源县衙出任这个九品县尉才多久?不过三个月。
而合并之后的新县绝对是望县级别的,县尉至少是正八品的给事郎,朝廷怎么可能会让一个才干了几个月的九品县尉,突然跨越从八品承奉郎,直接晋升到正八品给事郎?
而且,莆田县那边还有个老资历的县尉贺旭,人那可是正儿八经出身的县尉,跟他这种由商转仕的半路出家货色可不一样。
真要在两个县尉中选一个新县的县尉,崔耕相信,贺旭绝对甩自己两条街。
那到时候,自己何去何从呢?
他有些郁闷地看了眼一言不发的陈子昂,又看了眼满脸激动的刘县令,暗暗郁闷道,不会就这样把哥给撸了吧?那也太惨了,才当官几个月啊?连官服一天都没穿过,不会这么衰吧?
就在几人各怀心事时,宋廉又清了一下嗓门儿,朗声道:“两县合并之后的新县之名,暂且不做讨论。不过新县已经被朝廷立为上县之上,乃望县,县衙编配县令一名,县丞一名,主簿一名,县尉一名,三班衙役及狱卒、驿卒及其他在编杂役,暂定人数一百二十名!县衙所在地还是设在莆田县城,增置的折冲都尉府设在清源县城。两县民生政事尽归新县县衙署理。吏部让府衙报送新县县衙官员名单,冯刺史与张别驾还有本官在两天前便差人将名单送往长安!咳咳…本官来宣布一下报呈吏部的新县官员名单。”
“新县县令,州府举荐原莆田县令刘幽求!”
噗通!
刘幽求终于激动地跪了,当真是失态到了极致。
“新县县丞,州府举荐原清源县县丞陈子昂!并举荐原莆田县丞陶文元出任新县主簿!”
陈子昂轻唔一声,倒也不激动,不过还是向宋廉拱手称道:“感谢冯刺史、宋长史对下官的抬爱!”
“至于新县县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