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承包大明> 第一千二十三章 赔我床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十三章 赔我床单(3 / 4)

但这可不是一句话的事,漕运确实影响太多人的利益,也不能完全不顾及这些人利益。

王锡爵也对此做出许多妥协。

政治就是妥协。

如果将漕运交给郭淡,然后走海运的话,即便郭淡有得赚,这成本还是要低于之前的成本,而之前地方官府是要负担漕运的,故此王锡爵决定,将这部分支出,还是算到地方财政上面,不需要上缴朝廷。

此外,将之前的许多仓库,都租给风驰集团,而这部分钱也算到地方财政上面。

这钱等于还是留给了地方官府,要贪还是有得贪。

同时增加官吏的俸禄。

关于三院的支出,全都用商税来负担,但是这个商税不是在原有基础的商税扣除,而是面向商人增加部分商税,其实就是变向加税,但是加多少,这个是由信行来计算。

不能由官府来定。

商人自然也都没有意见,这么多商人供一个三院制度不是什么问题,只有合理就行,毕竟三院基本上也是为他们服务得,普通百姓难得打一场官司。

那么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抵消了火耗税,火耗税的原因,就是因为官员和官府都负担不起最基本得衙役,明朝很奇葩的一点,在于给官员俸禄比较低,而且许多公职人员,还得官员自己掏腰包,官员能不贪吗。

若有三院的话,这纠察院基本上就取代了衙役,不再需要地方官府支出,同时官员俸禄又增加了,减少支出,又增加收入,官员当然非常爽。

朝廷和百姓也都深受其益。

百姓不用再担心被迫承担漕役,朝廷的话,只要推行新政,免除特权,这收入必然大增,也就不在乎漕运那点钱。

这其实还是传统的财政治理,开源节流。

而那些大地主们当然非常不爽,但是他们现在也难以阻止新政,他们就渐渐倾向郭淡,因为朝廷不再维护他们的利益,同时郭淡为他们提供了一条出路,就是将农场品商品化,谋取更多的利润,就可以抵消增加的税入。

他们也都开始商量着交换土地,整合成一个个大农场,然后又计划着将佃农转化为雇农,这佃农显然已经不符合商品经济。

而一诺粮行也在旁辅助他们,一方面准备将那些失业的佃农招去修建海岸码头,避免农夫出现失业潮,同时也为地主提供专业得技术团队,将开封府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这非常有趣,盐商倒向官府,同时地主却倒向了郭淡。

可见整个南直隶的经济正在重新洗牌。

秦淮河畔,一个小宅院前。

咚咚咚!

“谁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