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黎在他的小图书馆里找到一本书,是关于蘑菇的介绍,如何区分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图文并茂,简单易懂,让她看得入神。
老编剧的桌子摆设没有那么考究,但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整个饭桌上都静悄悄,大家也不敢肆意开玩笑。就连贝肯这个最喜欢对人评头论足的讨厌鬼,也目不斜视地低头用餐,沉默是金。
用来做牛排的肉,是牛脊上最嫩的那块,几乎不含肥膘,我们中文叫嫩牛柳,外来翻译叫做菲力牛排。这也是牛身上最贵的一部分,肉店里一百克就要二十欧元,一个人一顿正餐至少需要两百克,也就是说光肉就得花四十欧元一个人,四分就是一百六。
有钱人啊!
相比之下,秦黎觉得自己十块钱一公斤的东坡肉,未免显得太寒酸了一点。
本来就是顶级肉,肉质嫩滑,不管是煎成三成熟、五成熟,还是七分成熟都不会难吃。
老编剧用的是专业牛排喷□□,一块块肉必须手动喷熟,秦黎吃不惯带血的肉,就要了七分熟。其他几人吃的都是半分熟,一刀切下去,还鲜血直流。
老编剧没有调酱,只是直接在表面抹上了盐和胡椒,味道纯粹自然。
秦黎对牛排猪排向来不感冒,觉得口感太粗糙,味道不够浓郁,总之不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味觉审美。
但,不得不承认,这一份菲力牛排真的打破了她对牛排的传统观念。喷□□让牛排彻底做到了外焦里嫩这四个字,牛肉柔软易嚼碎,因为没有油煎,所以水分也没有流逝。这样一口咬下去,肉嫩汁多,外面的焦皮又有嚼劲,真的很好吃。即便不放调料,牛肉的味道也足够爽口了。
大家都对这品质优良的牛肉赞不绝口,只有萨拉很不满意,因为她是素食主义者,只能吃烤土豆饼。虽然味道也还行,但和他们的顶级牛排不能相提并论,显然是被老编剧遗弃了。
又到了晚上打分的时候,秦黎给了一个八分,因为牛排真的很不错,至于桌面装饰,这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所以要求不高,得过且过。
最后一站,是那个网球王子贝肯的家。
他住在汉堡,汉堡是一个港口城市,易北河和波罗的海的交界口,算不上美丽,但是很繁华。这种船来船往的繁华,和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的都市繁荣气象是完全不一样的。
贝肯的临河别墅有四百平方,这个过时的世界冠军也很喜欢显摆,指着墙上的画说是梵高的,指着地毯是虎皮的,指着电视是三维立体的……
不过,最最让秦黎羡慕的,不是他这些穷极奢侈的摆设,而是他的厨房。厨房是时下最流行的开放式,当中一个料理台外加油烟机,后面一圈壁橱。柜子是360°旋转式,里面即便放上二十个锅子也不在话下。地方足够大,就算是做十人份的晚餐,也够地方摊开。
同为一个烹饪爱好者,秦黎真是太羡慕了,这样一个专业水准的厨房,绝对是她梦寐以求的。
看不出来,这个三大五粗的汉子,竟然还是一个烹饪爱好者。
和他下的血本相比,其他几个人就都不算什么了。晚餐是一人一份的大龙虾,德国基本不靠海,市场上只有冻龙虾卖,但就这么一份冰冻龙虾也要五十欧了。
除了龙虾,还有各种大虾,平时市场上根本买不到,简直是一顿海鲜盛宴。贝肯无比骄傲地告诉他们,海鲜是他特地从外国订的,昨天刚到,所以都是新鲜活杀的。
汉堡就是好,海港城市,还有海鲜吃。不像他们内陆,除了肉要啥没啥。
前餐是海鲜色拉,三文鱼剪熟,虾仁水里窜一下,然后与芝麻菜黄瓜萝卜丝拌在一起。酱汁是自己调的,有点像千岛汁,再加上芝麻菜入口有点涩苦,酸甜苦三味俱全,爽口又开胃。萨拉的那份虽然没有海鲜,但是有蟹□□,蟹□□是仿造蟹肉做的,口味足以以假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