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可以发动战争,但必须保障粮草和兵甲的供应,现在百姓自己都在通过丝与盐交换粮食,哪里有多余的存粮发动战争?
当年庞人能断周边诸国食盐供给,是因为盐池开采不易价格昂贵,周边诸国并无余存。
有了当年那场恶战,现在周边诸国都有了经验,盐也成了国中常年储备的物资,何况这十几年来庞盐作为庞国主要的输出商品,开采稳定存量激增,一直源源不断地供给给各国,已绝不是当年的情况了。
假以时日,说不定情况反过来,变成周边诸国垄断庞的粮食供给。
一旦其他国家停止与庞的粮食交换,那些丝再昂贵,盐再珍惜,空守着价值连城的货物,他们还不是要饿死?
故而,当阿好得知连拥有牛的家庭都要面临要饿死子嗣的情况时,不但惊出了一身冷汗,更是当机立断做出了要将王家猎场重新开垦成牧场、耕田的决定,她相信母亲能看出这其中的关键,绝不会反对她的建议。
但这还远远不够。
开垦荒地要人,放牧要人,青壮劳动力都在织坊和盐池,她到哪里去变出这么多人来?!
以往遇到这样的情况,国家可以通过战争手段解决危机。
通过攻打其他弱小的国家,抢夺他们的土地,掠夺他们的国人为奴隶,国内的各种矛盾自然就会被转嫁。
被掠夺来的男□□隶作为劳动力开垦土地、拓展新的疆土,女奴则为国中年轻的国人生育儿女,像今天第二案那样大量男丁没有后代可以留存的情况就会不复存焉。
男奴增加土地,女奴增加更多的人口,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新得到的土地和人口会缓解国人家庭的压力,这些国人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为了能得到更多的利益,就会响应族中与国君的号召继续征战。
一旦握有民望和统帅权,这个国君就能让国家良性发展,不断壮大。
殷国便是这么一步步发展成全天下最强大的国家的。
但现在,庞的这个良性循环的可能,被畸形的手工业繁荣给中断了。
盐池和织坊已经习惯了在他们在国中的重要地位,绝不会坐视庞侯通过战争手段得到能摆脱他们挟制的资源,他们会用尽所有力量继续维持这样的“繁荣”,阻止任何产生战争的可能。
各族的族长们也是如此。
战争会损失人口,削弱他们的实力,很多强盛的大族都曾因为战争不力损失惨重,而渐渐消失于庞国的上层过,没人希望自己的家族冒着这样的风险去获得本来就可以轻易得到的物资。
既然有稳定又安全的方法得到资源,又何必拿自己的族人去赌?
如果庞的继任者不能控制住军权,长此以往,庞侯的权利会完全被架空,最终变成被丝绸包裹的提偶。
一个“战无不胜”的继承人,绝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结果。
这恐怕,才是多年来,母亲不让她掌兵权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