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呵呵一笑,道:“又能如何?我吃到嘴里的肉,还能吐出来不成?”
圆圆的脸上也现出轻蔑的神色。
御花园中,李铭谢了恩领了两个义子离开后,谢玉璋看看日头,对皇帝道:“父皇,这会子凉爽多了,不如孩儿陪您在水边走走?”
皇帝点头,谢玉璋过去轻托起皇帝的手臂,扶他起身。
皇帝看了她一眼,笑道:“我儿怎么突然长大了似的?”
谢玉璋抬眸看皇帝。
皇帝虽然笑着,可掩不住眉间的愁。这个时候,他已经愁成这样了吗?从前,她竟全然不觉。
谢玉璋强笑,嗔道:“父皇说的什么话,孩儿明明一直乖巧孝顺。”
皇帝呵呵而笑,眉间的愁似乎因为这最心爱的女儿而散去了些。
谢玉璋仔细瞅着,在水边阴凉处缓缓行了一段,假作随意地问:“那个胖胖的李铭,进京来做什么呀?”
这一问,皇帝的眉眼间又染上了一层阴霾。
“前朝的事罢了。”他拍拍谢玉璋搀扶着他的手臂道,“你不用管。”
谢玉璋垂眸,又抬眸笑道:“我是瞧着父皇不太开心的样子才问的。”
皇帝一怔,下意识地摸摸脸。
谢玉璋心里一突,补充道:“孩儿看那李铭一走,父皇的脸上就没有笑了。”
皇帝没有说话,沉默地缓步而行。谢玉璋怕多说多错,也不敢再追问,小心地搀扶着皇帝。
皇帝其实还在壮年,这搀扶不过表达孝心的姿态而已。
沉默了一阵,皇帝似是叹息了一声。
“三月里,有色目人南下。”他说。
谢玉璋不知道当年还有这样的事,她抬眼:“我大赵国势强盛,定然是无事的?”
这话不假,节度使们个个把自己养得兵强马壮,该领兵五万的,实际养了七万兵,该领兵七万的,足足养了十二三万不止,对外,大赵的确是强盛的。
只是这强盛的兵力,早已经脱离了皇权的控制。
皇帝当然比谁都更清楚这情况,说:“无事。李铭将之击溃了。”
谢玉璋舒了口气,道:“原来父皇是宣李大人进京褒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