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宋将帅之才太少了,任何一个战死,对大宋而言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寇季觉得,似曹玮、狄青、种世衡等一类的名将,是可遇不可求的。
特别是狄青这种草根出身的名将,就更可遇不可求。
这一类的名将是天生的,没办法培养。
所以一旦折损,那就再也找不到接替的人了。
朱能不懂寇季的心思,他觉得为将领,不在战场上厮杀,那还算什么将领。
虽然他心里有自己的想法,但他还是牢牢的记住了寇季的话。
朱能深刻的明白,自己的见解归自己的见解,关键的时候还得听寇季的。
因为寇季不仅能让他保住命,还能让他打胜仗,立大功。
虽说寇季不会带兵,也不怎么懂得指挥打仗。
但是寇季这些年参与的战事很多,他提出的战术战略,几乎都是稳赢的。
反正直到目前为止,寇季参与的战事,貌似就没怎么输过。
人最怕的就是没有自知之明,自以为是。
朱能出仕这些年,见过的没有自知之明、自以为是的人太多了。
那些人上了战场以后,自命不凡,总觉得自己是兵圣兵仙降世,上了战场以后,敌人就会如同被收割的麦子一样倒在他们眼前。
可事实上是,那些人还没有收割敌人,就先被敌人收割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朱能在战场上,很少装大、很少逞能。
该听话,该让贤的时候,他一点儿也不含糊。
就拿此前他们在大理的战事说。
在他和种世衡、狄青三人攻打腾冲府的时候。
种世衡最初的想法是,让朱能率领三万人去偷袭对方的大营。
可狄青主动请缨,说用几千人就能拿下对方的大营。
朱能没有仗着身份比狄青高,去压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