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673章 不讲武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3章 不讲武德(2 / 4)

既然李逵觉得山贼还能坚持,花荣决心给山贼一点更刺激的,他将亲自上山去会一会山贼。

咚咚咚——

又是军鼓震天响。

王英在山腰上破口大骂,他都埋伏好了,就准备给官军一个惨痛的教训,可你们竟然爽约了,人和人之间还有没有起码的信任?

就算是夜里,也没有消停。

反正官军人数众多,即便抽调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人马,也不是山贼能够轻易战胜的。

尤其是,通过几次冷不丁的偷袭,官军不仅没有损失,还赚了不少便宜。一次死七八个山贼,不用三五天,这山上的贼子就能死绝了。

原先,花荣统兵,别人不说,青州的禁军部将们都不怎么服气。

才多大的娃娃,就拿着鸡毛当令箭,来驱使他们这些军中老人?

可是几次便宜占下来,顿时对花荣刮目相看。当然,有点脑子的人更清楚,花荣或许武艺不错,还是将门子弟,从军未必比他们成就会低。但是花荣能够如此轻松的戏耍贼子,靠着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李逵在背后指点。

看似没有章法,天马行空般的手段,却能将己方的人数优势发挥到极致。同时不断的削弱贼子的兵力和士气。

尤其是在一次次上山下山,玩闹似的戏弄之中,不少军中校尉发现他们的士卒配合好了很多。

这才多久的功夫啊!

要是让李逵来练兵,说不定一年,这支军队拉出去就能去西夏战场征战了。

就连对李逵横竖看不顺眼的赵挺之,私下里也偷偷感慨:“纸上得来终觉浅,李逵性格狂妄,却真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能。”

不过这话,赵挺之在外绝对不会说的。

大宋的文官,经常会被委任为监军和主将。

这是制度的原因,并非是文官比武将更擅长打仗。

范仲淹、章惇、王韶、章楶、沈括……一个个名字,都预示着,指不定那天,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就会担负指挥军队的重责。

所以,大宋的武将们研究兵法,大宋的文官比武将研究兵法更疯狂。

阵法复杂到连研究玄学的老道看得都眼花缭乱,但是往往文官们却还能将如此繁复阵法推演一二。

可以说,大宋的文官,大部分都是兵法家。李清臣为什么会被任命为枢密使?

从来没有打过仗,指挥过军队的李清臣,也写过兵法。怎么写出来的没人知道,但是神宗皇帝都说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