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事了吗?”
“府衙户房主事于大人急见圣上,他是来递话的。”
御书房内悄悄的,于大人三个字轻松入了皇帝的耳朵。
“让人直接过来。”接着对两位皇子说:“你们两个也在这里听听什么事。”又向福全吩咐,“上茶点,让大家垫垫肚子。”
赵瑗正要说告退呢,十分不情愿地把话又咽回了肚子里。
一个上午雨都未停。
于允文撑了把油纸伞在宫门外候着。
他有点后悔自己太心急了,正值饭点的时候来,皇帝正在用膳的吧。
心思深沉地抬眼看,雨水顺着伞的龙骨流了下来,一条条的水痕,仿若一行行的热泪。
汴梁城的百姓等着大家回去呢,能早一时是一时。
于允文又坚定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于允文的求见,皇帝有诸多的猜测,怎么也未料到,他是来献计。收汴梁之计。
君臣谈话的时候,御书房里只有四个人。这是于允文要求的。按他的想法,两个皇子也要暂时回避。但当面提出来,单独跟皇帝说话,怕他们二人不高兴。
毕竟皇子是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皇帝,给未来的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可不是做臣子的福气。他还想一步一步的高升呢。
于允文在说正题之前,先解释说,这个想法刚刚才有,不成熟。就是想说给陛下和两位殿下听听,此计可行否。若可行,具体细节,再好好研究。不可行,臣就不再花心思了。
赵瑗越看于允文越觉是他不顺眼,刚有个想法就跑来跟皇帝说,当皇帝是你爹呀,即使是你爹,也不该饭点过来。
晚半个时辰再来嘛,这样他就离开皇宫回府了。你们想说多久就说多久。开场白讲半晌都没关系。
当于允文不急不缓地讲了他的想法,赵瑗选择了沉默,另外两人也选择沉默。
有惊住的,也有不知如何接话的。
于允文的心扑通扑通跳的迅猛。他嘴上说的是,不可行他就不再想了。其实,他想的是,如果皇帝推翻了他的想法,他再深入的想想,把可行性列个一二三出来。
屋檐上的雨滴落在青石砖上,隔着门窗,依旧能听到嘀嘀嗒嗒的声音。仿若是位茫茫然,踌躇不前的少年。
良久后,皇帝说:“可以考虑。”接着轻叹了口气,“可不可行,不在于此计本身,在于有没有办法把整件事操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