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地方有两点:一、大军的速度;二、留守的少量军队能抵挡敌方的大军多久。
淮水一线突破,能把他们挡在长江一线也行,只要别攻到杭州城里。
在他们占领杭州城前,占领汴梁的消息要传过来。
于允文越想越激动。
让皇帝带领一部分文臣武将随大军走,其间对外称病,让皇子监国。如此一来,万一杭州被围了。皇帝已经坐阵汴梁城了。
只是可怜了二皇子赵渠,搞不好会徇国。
那正好,大皇子当皇帝。
于允文长叹了一口气。计是好计啊!实施艰难。
怎样才能让对方全军出动呢?
谁情愿留下来指挥众人以死抗敌呢?这样的人也许很多。但只有必死的信念是不行的,必须还要有非凡的军事才能。
二皇子是否能情愿地留下来监国呢?一看敌人要打上门了,收拾细软跑了可不行。丢下一城的百姓,即使收复了北方,也会大失民心。到时候四处揭竿起义,又乱了。
还要造大船,至少要一千艘。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但金国也不会立马就攻过来啊?
越准备的早,成功的把握就越大。
临近中午的时候,于允文找到王知府说,他有急事面见皇帝,能否代为转达。
没有特殊情况,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入紫辰殿听政议政;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出进御书房,单独跟皇帝谈话的机会。
王知府是杭州知府比较特别,有事可以直接去御书房求见。
这人还真把自己当盘菜了。王知府意味不明的目光,在他脸上扫视了片刻后说:“好。”让他转达,肯定不是要讲他的坏话,转就转吧。
午时了,皇帝的气仍没有消完,他自己没吩咐人摆膳,也没说让赵瑗和赵渠两个人离开。
御书房内的气氛紧张。
正在这时候,门外的小内侍猫腰进来,小声跟福全说:“杭州知府王大人求见。”